2)第148章_影视:从闯关东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两种坦克的造价也是非常昂贵的,黑豹坦克造价14.39万帝国马克,同时期国防军下士的月薪仅为36帝国马克。

  虎式坦克的成本相当于当时Ⅳ号坦克的两倍和Ⅲ号突击炮的四倍,相当于T-34坦克的三倍和IS-2坦克的两倍。

  虎豹坦克成了国防军眼中名副其实的吞金兽,令德国军方又爱又恨。

  很显然黑豹和虎式坦克的研发和生产,极大地挤占了德国珍贵的科研、技术工人、工厂、资金、矿产等战略资源,大大制约了其他装备的研发及量产。

  因此虎豹坦克是德国装甲部队的香饽饽,却是纳粹军工业的烫手山芋;德国军事装备的黑科技智慧,本质是挖东墙补西墙,寅吃卯粮,饮鸩止渴。

  虎式和黑豹坦克的精密性决定了其复杂的制作工艺和流程,因此虎豹坦克的生产就需要更多的零部件和熟练工人,耗费更多的工时。

  以黑豹为例,其生产工时高达一万五千个工时,而T-34的生产工时仅仅七千个工时。

  复杂的工艺和和超长的生产工时,限制了虎式和黑豹坦克的产量;战争期间虎式坦克的生产总量只有区区一千三百多辆,黑豹坦克稍多一些,也只有六千多辆。

  由于虎式和黑豹坦克的高指标要求,德国的工业产能是不足以支撑两种坦克的大规模量产,两种坦克的低产能实际上是德国军界过分要求质量而被迫在数量上做出妥协的结果。

  相比较盟军的在主力坦克如T34和谢尔曼坦克虽然火力和防护能力劣于虎式和黑豹,但是它们的产量却是虎豹坦克的十几倍,谢尔曼坦克生产了三万多辆,T34的产量更是高达四万辆。

  虎式和黑豹坦克完全被盟军的钢铁洪流淹没,其低产能和高战损严重失衡。

  虎式和黑豹作为一台精密先进的战争机器,功能全面威力强大,其操作性异常繁琐,出故障的概率也是比较高的。

  由于过分强调先进性,虎豹坦克的复杂程度令人瞠目结舌,坦克手的培训也是颇费时日,培养优秀的坦克手难度甚至高于车辆的生产。

  即便是熟练的坦克手操控虎式和黑豹坦克也是小心翼翼,虎豹的坦克手不但要熟悉车辆的操控,还要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故障。

  尤其是黑豹坦克的早期型号,故障率之高令人咋舌,首战库尔斯克战役,参战的二百五十多辆黑豹坦克仅仅一天就损失了二百一十辆,其中因机械故障频发、发动机起火、传动系统出问题等技术问题的损失远远高于苏军炮火摧毁的数量。

  T34坦克在性能上不能媲美虎豹坦克,但是结构简单,操控便捷,甚至是生产工人就直接可以驾驶参战,坦克手的培训比虎豹坦克容易得多。

  另外虎豹坦克在空间配置方面存在缺陷,两种坦克车体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