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76章 赦免和规矩_宗明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步上前,向允熥请求赦免那些今年正月十八日之后,因贪腐被判处死罪的官员的死罪。

  董伦向允熥请求此事并非是,或者说并非全是出于文官物伤其类的想法,他是经过反复思考后决定的。董伦虽然算不上允熥特别亲近的官员,但他在朱标还活着的时候曾担任詹事府的官员,属于仅次于允熥自己当皇太孙时詹事府的官员之后的第二亲近的官员派别,而且他洪武十五年起经人举荐为官,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曾主过政,甚至曾经被贬到云南当县教官,教导过蛮夷头目,为官经历非常丰富,所以允熥即位后将他提拔到礼部尚书。

  所以董伦平日里直接接触允熥的时候也不算少;同时他和解缙是好友,甚至可以说是解缙唯一的好友——解缙因为自己太牛逼,对人很傲气,朋友很少,即使是江西老乡都和他关系不怎样——又能够从担任冬辅官的解缙那里听到允熥日常说过的话,所以即使有时候不能理解允熥做某些的事情缘故,但对于他的心思揣测的还比较准。

  在他看来,允熥之所以忽然将这么多文官统统以贪腐的罪名抓起来,就是为了将他们流放到汉洲大陆,填充汉洲大陆需要的文官,所以虽然判处了他们死罪但一定不会真的处死他们,会在十月份到来之前赦免。

  但允熥又不可能随随便便赦免他们,所以自己向允熥进谏此事,陛下正好顺水推舟的赦免,皆大欢喜。

  就连他请求允熥赦免的话和方式、地点也是经过反复思考的。董伦知道允熥对于单纯的文官不太待见,所以也不提他们的文官身份,而是以前小吏为切入点,重点提他们的小吏身份和办差的苦劳。

  他也没有采用上折子进谏的方式而是当面求情,而且特意挑了周围无人的时候,是为了避免让皇上觉得他是在为自己邀名,避免破坏在陛下心目当中的形象。若是皇帝准许了,他再补上奏折也不晚。

  因为有以上精心准备,所以董伦信心很足,认为自己的请求一定会得到准许。但出乎他预料的是,“董爱卿,朕明白爱卿身为礼部尚书为自己的衙门的官员求情的心思,但他们既然触犯了《大明律》,就必须依照《大明律》中的规定来处置。”允熥却这样说道。

  董伦对允熥的心思猜的不错,准备的也很充分,允熥其实对他这次的做法很欣赏,但还是驳回了他的进言。

  开玩笑,虽然允熥确实是想将那些因贪腐被下狱的前官员流放到汉洲大陆去,但也不能因董伦的一次求情或进谏就准许。若是这么轻易就行使特赦权,《大明律》的威严就扫地了。这可不是装糊涂装作不知道官员贪腐而不抓,而是已经抓了判处死刑却又放了,这么轻易就赦免,以后谁还在乎《大明律》中有关贪腐的条款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