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76章 赦免和规矩_宗明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后弄得国家和宋代似的,犯了死罪的人都想方设法、疏通关系拖延判除刑罚的时间,以便等到平均每18个月就有一次的大赦?

  允熥必须在发生了一个在这个年代所有人都认为很重要的事情后才行使特赦权,而且也不是仅仅针对这些官员,而是将所有罪犯的处罚都降低一等。这样才能维持《大明律》的威严。

  董伦虽然猜到了皇帝的第一重心思却没有猜到第二重心思,听到允熥的话后在心里琢磨起来为何自己的求情会失败。

  可允熥却不想让他将时间耽误在这样的事情上。“董卿,你身为礼部尚书,对适才朝堂之上王侍郎所言,觉得如何?”

  “陛下是指?他适才所言有关于‘何为人’的话?”董伦问道。

  “就是他说的那番话。”允熥道。

  在过年前允熥最后一次上朝的时候,他在下朝前向所有的官员提了一个问题:何为人?到底什么样的人能算作人。

  这个问题在过年期间引起了大明所有文人的热烈议论,一直到过年的休沐日都结束了还在议论。不过随即允熥进行的军事改革取代这个问题成为最受人们关心的话题,后来允熥又再次改革学校,已经改名足球的蹴鞠也忽然在京城流行起来,引得众人议论不休。

  一直到五六月份,随着那些话题逐渐淡去,‘何为人’这个话题重新流行起来,文人们纷纷议论,并且通过议论得出了比较统一的结论。

  “陛下,臣赞同王侍郎所言。”此时董伦回答:“臣以为,应当将长相类似于人的分为三等,人,野人与兽。”

  “能与人交谈,知礼仪,知善恶,知道德,知历史,能习文字者,方能算作人;若是能与人交谈,能习文字,但不知礼仪,不知善恶,不知道德,不知历史者,或许能算作野人,可教化为人,但在知礼仪,知善恶,知道德,知历史之前不能算作人。”

  “若是不能交谈,不能习文字,习性类似于野兽,更不必说知礼仪等,只能视作兽类。即使长相类似与人,也只能当做猿猴,而不可视作人或野人。”

  “据爱卿所知,朝廷上下之官员是否都赞同王侍郎所言?”允熥又问。

  “陛下,据臣所知,不论在朝为官之人或是在野之读书人,九成以上都赞同王侍郎所言。”董伦回答。

  “好。”允熥说了这一句,随即道:“有关‘人何以为人’的观念,你马上编写成文字,朕要将这些话纳入国子监或讲武堂等学校的课程之中。”他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双眼是亮晶晶的。

  “是,陛下。”董伦有些奇怪:这有必要这么重视么?但仍然答应一句。

  说过此事,允熥暂且就没什么事情要向允熥吩咐了,让他和其它尚书一起去乾清宫的前殿等着,自己前往后殿,先洗了个澡,然后穿上常服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