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1章_影视:从闯关东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kW的福特GAF汽油发动机为其带来了远超“虎式”坦克的机动性,其最高时速可达48km,即使在野外战场上也不会低于20km。

  其整体性能在与“虎式”坦克进行对比时虽然没有过大的优势,但凭借着较大的生产数量、无明显短板的均衡性以及并不像盟军其他重型坦克一样需要中坦协同的独立作战能力,在与“虎式”的正面交锋中占据了一定优势。

  除此之外,“潘兴”坦克在实战中也经常采用类似于德军“黑豹”和四号坦克进行高低搭配的方法与M4之类性能相对较差的坦克进行协同作战,以获取更大的战场收益。

  除了刚才提到的370kW福特GAF液冷汽油发动机之外,“潘兴”坦克还采用了其他较为先进的设计:

  这种坦克有着液力机械式的传动装置,即采用安装液力变矩器和调换主动轮、诱导轮位置的布局,使得传动装置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动变距,再加上这种坦克的操作装置只有一根既可以变速又可以转向的操纵杆,大幅度减轻了驾驶员的负担;

  其悬挂装置采取了独立扭杆悬挂的形式,并搭配了四台液压减振器(分别位于第一、二、四、六负重轮处).为了实现履带松紧度的自动调节,设计人员还在第一负重轮的内部安装了补偿机构;

  “潘兴”坦克的动力装置位于车体的后方,包括行星减速器、变速箱、双差速转向机在内的装置都被装在一个与发动机曲轴箱固定在一块的箱体之中。

  不过由于丑国本土距离二战中坦克作战的主战场过于遥远,丑国很多种坦克的研发都是在缺少前线士兵的需求反馈和经验十分缺失的前提下进行的,这导致技术人员在很多坦克研发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

  而且坦克原型车的测试也是在脱离前线需求的情况下进行的,这导致丑国坦克被军方装备委员会驳回的概率极大,这也大大减缓了美系坦克从工厂到战场的速度。

  拿”潘兴“坦克来说,1943年就已经有了雏形,直到1945年1月才正式抵达了战场,此时距离苏联红军将红旗插上柏林国会大厦仅剩下4个月了,差一点就失去了与”虎式“坦克较量的机会,而它在设计中出现的一些细小的机械故障,直到韩战还没有得到解决。

  M26坦克的车体主体采用了焊接结构,在总体装甲防护方面略优于“虎式”和“豹式”坦克,但是优势并不是很大。

  “潘兴”坦克的正面装甲比M4Sherman坦克厚了至少百分之三十,可以达到120mm,其车体上首部采用了47度倾角的101mm装甲,相当于150mm左右的垂直装甲。

  实际上因为倾斜效应实际强度还要更大一些,这一部位的装甲比“虎式”的10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