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0章_影视:从闯关东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0章

  其实不管哪一款坦克,如果能引入华夏,对付小本子都不是大问题。

  小本子的陆军从来都不是天下无敌的存在,只不过赶上了更为羸弱的华夏,才让他们看起来很厉害一样。

  如果让小本子陆军在欧洲战场跟德国,跟毛熊干一架,结果还指不定如何呢。

  反正从装甲部队这块来说,小本子绝对是被碾压的存在。

  作为陆军的王牌,装甲部队一直都是开路的先锋,拥有一支勇猛顽强的装甲部队是一件令参战国无比自豪的存在。

  自诩为“亚洲最强的“霓虹自然而然地也拥有着自己的装甲部队,但他的主力并不是像德国的四号,也不是苏联的“T-34/76“。

  而是剑走偏锋,选择了体积小、重量轻的装甲车,也就是九七式坦克。

  1936年,霓虹军部根据前线士兵的要求,准备对现有的步兵战车进行改良升级,以便更好地适应新的战场环境好人员保护。

  之前的霓虹装甲主力是20年代研制的*******,这款坦克虽然速度灵活,但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防护力较差。

  在面对反坦克步枪和PaK36反坦克炮时,出现过被击穿的命运;

  在与毛熊的战斗中,由于火炮口径较小,难以对苏军坦克有实质的威胁,反而苏军的坦克可以轻易地击毁*****。

  这些战场上的教训要求霓虹的研发单位必须及时、快捷地研发出的一款新式的装甲战车,在火力不得低于*******的基础上,同时增加装甲的防护力。

  但此时的霓虹国内由于桥梁、道路基建技术不完善,大部分的桥梁的承载力有限。

  因此新战车制造成功后,如何安全地运输成为了一大难题。

  最终根据多方结论和反馈的信息,霓虹参谋本部要求新战车的重量不得超过12吨。

  根据参谋本部的要求,霓虹委托国内两大生产厂商——三菱重工和大阪兵工厂各生产一辆样车,然后比较其性能,以此来决定选择哪一款样车作为最终定型的新产品。

  三菱重工的甲方案样车强化了防御设计,改善车体工艺同时车速标准放低,预定重量13.5公吨;武器方面,主武器为双人炮塔,副武器为2挺机枪,车辆的战斗室容积维持八九式标准;

  而大阪兵工厂的乙方案样车减轻了车体重量,总重量只有10吨,防御力降低;武器方面主武器为单人炮塔,副武器为1挺机枪。

  当两款样车送至参谋本部时,对二者的选择争论出现了白热化阶段:甲方案的重量问题被多次提及,原本想将甲样车的重量降低为12.5吨,但由于技术原因而作罢;

  乙方案的主武器被认为火力不够,在实战中恐怕出现火力不足的问题。

  由于双方都不能进行妥协,参谋本部最后下令两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