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第124章_影视:从闯关东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4章

  马里斯现在要做的是什么呢?

  就是从远东地区集结物资,通过马六甲、苏伊士运河等海上要塞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给日落帝国的大老爷们送去吃吃喝喝,否则他们就要活不起了。

  这玩意说好听了叫海洋贸易,说不好听的就是倒买倒卖。

  按理说这生意很多人都在做,马里斯不会有这么大的兴趣才是。

  这就要说到马里斯的家族背景了,他有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垄断贸易,那还不是大白天捡钱一样轻松?

  当然,朱传仁也是从马里斯口中知道了英国现在有多惨。

  第一次世界大站使不列颠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仅商船,就因德国“无限制潜艇战”和其他袭击,合计损失2479艘,总吨位高达776万吨,差不多是战前保有总量的1/3。

  当然,如果算上战时建造补充的数量,损失的比例也许没有那么惊人。

  英国共有600多万人应征入伍,其中75万人战死。

  20—40岁的男性公民里,阵亡率达到8.8%,更有同等数量的青壮年男性遭受不同程度的生理或者肢体残疾。

  青壮年男性的大量阵亡导致了英国本土人口性别结构的严重失衡,其直接的社会后果是推动了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大批英国女性走出家庭成为职业妇女。

  为筹措战争经费,英国的所得税率从1914年的每英镑1先令3便士,提高到1918年的每英镑6先令。

  不经如此,英国高层还增加间接税、扩大借款。

  以至于对丑国负债达到了7.42亿英镑,国际金融地位开始动摇。

  1919年英国国债余额超过70亿英镑,1920年达到78.317亿英镑,仅年息当年就要支付3.496亿英镑。

  如此沉重的债务负担严重地影响了当时和战后的工业投资,进一步阻碍了战后经济复苏的步伐,延长了战争创伤的恢复时间。

  此外,许多工厂战时改为军工生产,战后又要转回民用工业,资产重置费用很高,更因为青壮年男性的严重损失,缺少热练工、技术工,进而导致用工成本的大幅度增加。

  此外,战后英国工业的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也不尽人意。

  1919—1922年期间,英国经济正在所谓的“双重震撼”,以至于受此重创之后在两次世界大站之间从来没有恢复过元气。

  1919—1920年间,英国工会争取到了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减少了大约13%的周工作时间,以单位产品计算的工资,即效率工资增长了13%。

  由于战时金融管制的结束,政府对诸多物资控制的结束,大量战时剩余物资像潮水一样涌人市场。

  这直接引起了战后的经济大萧条,在1920—1922年间,正饱受失业痛苦的英国人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