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0章 坦克(1w)_影视:从闯关东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0章坦克(1w)

  在1921年,丑国军械部开始了对于半自动步枪的招标。

  除了加兰德,当时参与竞争的还有贝尔艾蒂和汤普森设计。

  另外,约翰·道格拉斯·佩德森也在军械部资助下开始研发一款口径小于.30的半自动步枪。

  佩德森最终选择了一款.276(7毫米)子弹。

  更小的口径可以让枪变得更小更轻便,降低后坐力,并允许士兵携带更多弹药。

  时间快进到1925年,佩德森成功研发出来一款原型枪。

  原型枪采用了10发弹夹和固定的弹匣,弹夹会被整体塞进弹匣之中,当子弹打空之后会被直接弹射出来。

  这个系统会被加兰德借鉴并整合到M1加兰德步枪之中。

  其半自动装置使用了延迟后座原理,可以被理解为一把大号的鲁格手枪。

  在1925年,.30-06子弹的装药迎来了一项改进。

  新型的M1子弹尽管和先前的设计在尺寸上是一致的,但其压强曲线和老型号完全不一致。

  新型装药的燃烧更为缓慢,不足以让底火驱动半自动装置。

  同时,底火开始被固定至子弹上。

  加兰德的底火冲程系统依赖底火来实现半自动,而现在底火不止不足以驱动装置,更是被固定在了子弹上。

  底火冲程设计正式被作废,加兰德不得不重新设计一种半自动系统。

  现代轻武器使用的子弹皆是定装弹,一般来说包括了弹头、推进药、底火、固定底火的装置和弹壳这五部分

  无论如何,竞标依旧按计划执行。

  贝尔埃蒂的设计一开始就被淘汰了,而汤普森的设计则在1926年和加兰德的底火冲程设计进行了比较。

  二者很快就被指出缺陷,并要求修正以重新测试。

  但在这个时候,军械委员会已经认为佩德森的设计的优势已经极为明显了,他们要求加兰德提交一款使用.276子弹的型号来和佩德森的竞争,原本的.30口径半自动步枪则只建议制造一支来进行测试。

  在测试之后,加兰德重新设计了一支步枪,这把步枪根据口径不同被命名为T1和T3。

  和之前剑走偏锋的底火冲程不一样,设计采用比较传统的导气冲程设计。

  枪管的末端有一段导气管,子弹发射后膨胀的气体进入后推动活塞实现半自动。

  在1928年,战争部进行了一次公开的招标。

  战争部要求所有设计都必须为使用.276子弹的半自动步枪,并着重要求步枪设计简单、坚固且要易于生产。

  设计师们被告知招标“大概”会在1929年7月1日进行,要求则和1921年的测试基本一致。

  总计7种设计参与了竞标,但最后加兰德的设计被认为更为优越:它部件更少,更轻,更简单,更容易制造,不需要润滑子弹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