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2章 搜信初创_重生84,从养鱼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性的公众信息骨干网。

  此时是1997年的5月10号。

  中国未来的互联网巨头已经蠢蠢欲动了。

  比如新浪网的前身“四通利方网站”已经开通了近一年了。

  比如,搜狐的前身“爱特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也成立近一年了。

  比如,就在这个五月,“网易公司”成立了。

  明年,就是那个后来在中国呼风唤雨的“小企鹅”的出生年。

  而开创中国电商时代的“阿里”后年就面世了。

  所有的这些,正如一股不可阻挡的浪潮,扑面而来。

  此时的卢昌华,哪里还坐得住。

  虽然自己的企业跟互联网没啥关系,可是这并不影响他参与互联网的决心。

  作为有的前世部分记忆的重生者,他知道互联泡沫。

  那是在2000年时发生的。

  其本质是风投对中国互联网过于乐观,而互联网还没有一个成熟的盈利模式导致的。

  说来说去,就是互联网企业本身资本不够雄厚,没有盈利。

  紧靠广告难以维持。

  后来走出困境的是,和移动公司合作,成为移动梦网的内容提供商,也就是人们说的“SP”。

  这才有了彻底的转机,互联网企业盈利了。

  这是有线互联网向无线互联网的转移的开始,也是相互融合的开端。

  他先来到了人大留学人员创业园,也就是兴发大厦,位于HD区中关村大街45号。

  这里就是瀛海威总部的驻地。

  卢昌华本想上去找张总聊聊。

  谁知道,在大门口就被拦住了。

  “找谁?张总?预约了吗?”

  “呃,没有。”

  “那不好意思,张总没空。”

  卢昌华就这么被拦在门口半个多小时。

  他也没有赵树新的电话,只得作罢了。

  卢昌华直接去了海淀工商局。

  他手里有当初租赁房子的协议。

  用来注册公司没问题。

  这会儿也没人管你是不是在这个地点办公。

  他在办事大厅里填写一堆资料。

  被核准用名“搜信网络科技”。

  之所以取这个名字,卢昌华是想着既有搜索的意思,也有信息新闻的含义。

  当他拿到了营业执照,第一件事就是招人。

  他在京城的各大报纸都发了招聘启事。

  明确说明,本公司是互联网企业。

  招聘网页设计,网络工程师,美术设计,新闻采编,人事,后勤,司机等等岗位。

  他临时租赁了一家酒店的总统套房。

  在这里接收应聘资料和面试。

  招聘启事发出去三天后,酒店就收到了大量投递的简历。

  卢昌华一一查看。

  他先看的就是应聘人事和前台接待的。

  前台接待人员必须要有照片。

  也就是要长得好看。

  养眼。

  在应聘人事的简历中,他选了两个人。

  一个是曾在某想计算机公司任人事专员的大姐。

  京城本地人,赵红霞。

  二十八岁。

  离职的原因是生孩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