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顺应天时_咸鱼飞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年。

  徐看山和丘大成只好按身高、体重、年龄宣布三重标准。

  筛过一茬后,离开的人暗自惋惜。剩下的两千人,都聚着不愿意走,绞尽脑汁自荐:

  “仙长选我,我腿脚好,跑得快。”

  “仙长,我身板结实,一肩能挑四筐土。”

  纪星与送鸡队四人商量:“不如我们分出小队,搞轮休吧。”

  周小芸点头:“轮作轮休,不耽误工期。”

  徐看山朗声道:“不筛人了。以后每人按排好的工期上工,做工半月,休沐三日,正好可以回家看看,把发的粮食和肉带给家里人。”

  众人忙不迭答应,但心里纳闷。

  到底啥是个休沐?为啥还能回家?

  ……

  早在六十年前,洪福与千渠没有明确的边界线,两郡边境甚至有一处小集市。

  居民在那里交换粮食和布匹,盐巴和牲畜。更不存在“千渠逃民”一说,有千渠的姑娘嫁到洪福,也有千渠汉子娶回洪福女。

  后来千渠大灾,洪福司军派人在边界修建城墙、派守卫镇压暴|动。

  逃民的尸体被守卫高高挂在城头,让秃鹫苍鹰分食。

  那是一场噩梦。天气阴冷,血流成河,灰蒙蒙的天空下,秃鹫嘶鸣盘旋。

  如今已经没人再敢偷|渡。

  这连绵六十里的土城墙,成为阻隔千渠灾民的钢铁恶兽。

  城前是荒芜的死地,城后是触不及的生机。

  刘鸿山此时便站在城头上。

  他负手而立,身姿笔挺。夏日暖风迎面吹拂,吹动他发白的胡须,华丽的法袍。

  日光干净和煦,晒得他浑身舒畅。

  墙外,千渠的千里赤地,沙尘茫茫。墙内,洪福绿意盎然,水泽泛泛。

  刘鸿山感叹道:“山中一日,世上千年。仙家一念之间,凡尘沧海桑田。”

  “好诗!”洪福郡司军连声赞叹,“您简直是文曲星下凡!”

  “你再接两句。”刘鸿山淡淡瞥他一眼。

  司军抓耳挠腮,终道:“千渠不见千渠,洪福托您洪福。”

  “不错!”刘鸿山满意地微笑。

  司礼见他心情好,趁机进言:

  “河西村铁三牛献上‘治水图’一张,他自称观察三十年河流水量,走遍两岸,绘制此图,愿助您重修堤坝,整饬河道……”

  刘鸿山笑容淡了:“不是发了赈灾粮吗?不够吃?”

  “是是,够吃,但不知明年——”

  刘鸿山再次打断:“涝灾耽误今年的神庙供奉吗?”

  “这,这倒不耽误。”司礼小声说。

  “那还让本仙看什么?!”

  司礼汗如雨下,诺诺称是:“我这就把人赶走。”

  不远处响起挣扎求救声,很快变成痛呼。声音越来越远,终于听不到了。

  刘鸿山不耐地皱眉。

  凡人境界不高,不明白道理——

  玉轮月月盈亏,河流年年有汛,乃天道循环,自然规律,人当顺应天时,哪里管得?

  他自诩是位好仙官,有灾赈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