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五十四章 可笑_天作不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头望了过来。

  棉被、鞋子、衣物、铜盆……这是把谁的铺盖拿过来了吧!

  进大理寺那么久,还没见人是这么办案子的。

  “听说是周世林在背后出谋划策,”有消息灵通的官员忍不住连连摇头,“案子自然就办成这个鬼样子了。”

  听着外头那些大理寺官员时不时的偷笑声,甄仕远抱着双臂坐在椅子上看着眼前的女孩子:“你到底是真傻还是假傻,听周世林的话来办案?派兵作战他行,这个他懂个屁!”

  这不是平白让人笑话吗?

  女孩子却是不以为意,笑着从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里拿出三枚墨砚放在了他的面前。

  这什么东西?

  甄仕远伸手拿过一只墨砚,在看到墨砚上那枚“丙子堂”的刻章时不由怔了一怔:“这是参与去年八月科举考生的墨砚?”

  科举会试的重要不言而喻,大楚为了杜绝有人夹带进入考场,考生所用的文房四宝都是统一分发的,丙子堂就是分在丙子堂内考试的考生所用的墨砚。

  待到结束之后,这些文房四宝考生也可以带走。

  去年八月科举结束,有一大批名落孙山的考生留在了长安准备待下一届再战,这些人里头有不少就借住在和文馆,墨砚就是从里头搜出来的。

  女孩子嗯了一声,拿起其中一只墨砚在手里点了点,而后猛地向地上砸去,一只砚台裂成两半,女孩子拿起那裂成两半的砚台呈到他面前。

  砚台正中空空如也。

  这种构造的砚台,甄仕远一点都陌生,毕竟分发文房四宝的举动是陛下登基之后才有的,甄仕远当年科举入仕时还是先帝在位,那时候没有分发文房四宝,考生入场搜查的便更为严格。

  这种正中空空如也可以方便夹带的砚台每一届都能搜出不少来。

  如果是当年,那可能是有人意图夹带而备下这些砚台,可如今的科考,砚台是统一分发的。

  “科举舞弊。”甄仕远脸色都变了。

  还真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惊人。屁大的事到了她手里也成了天大的事,她不是要去帮乔正元进商会吗?难道这些也同帮乔正元进商会有关吗?

  书客居阅读网址: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