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1章上田与中田_大唐说书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久了?”李世民笑着问道。

  “禀报陛下,不到一个时辰。”萧律说谎都不眨眼。

  “哦?都有一个时辰了啊,看来萧县子的确是忠君爱国,早早的就等待着了。”李世民笑眯眯的说道。

  只不过李世民的这种笑容,让萧律有些不太安心。

  虽然一炷香的时间的确是不到一个时辰,但是萧律莫名的感觉有点心慌。

  “走吧,带朕去看看,今天要在哪片田里春耕。”

  李世民主动提出要看看田地,萧律也没什么好说的,马上带着李世民来到了田边。

  漫步在田边,李世民每年都春耕,久而久之也能看出一片田地的好坏。

  “这是中田吧?”李世民挑了挑眉。

  听到“中田”这两个人,后面的这些大臣们忍不住皱了皱眉,神情有些不太好。

  在春耕的时候,默认的规矩是给皇帝和大臣们种上田,上田和中田的差距其实是很大的。

  在唐朝的时候,遵循前朝的土地等级,将土地详细分为了六种。

  “天、时、地、利、人、和。”

  其中“天”字地为最优质的水地,土壤极为肥沃;而“和”字地最为贫瘠,官服对土地进行甄别之后,就按照这六种等级缴纳赋税。

  而这里说的中田,就是“地、利”两种田地。

  “陛下果然目光如炬,这便是文水村的中田。”萧律笑着说道。

  “朕在往年春耕的时候,种的可都是上田,为何到了你这里,你给朕种中田?”李世民看起来饶有兴趣的问道。

  萧律的脸色不变,他自然是知道这个事情的,他也有他的想法。

  “若是往年,等到丰收的季节,陛下自然会得到奏折,说那一年春耕时,那片土地大丰收,亩产多少旦的粮食,陛下自然会高兴。”

  “可是陛下种的是上田,若一直种植上田,那陛下绝对会以上田的收成来计算全部土地的收成,渐渐的会觉得藏富于民。”

  “但是实际上,我大唐又有多少上田呢?或者说又有多少上田是在百姓手里的呢?”

  萧律的这个问题十分的尖锐,在场的人没有一个是傻子,他们都知道萧律想表达什么。

  但是萧律没有明说,就算他们猜到了,也不敢肯定萧律说的是真的。

  “所以百姓手里的田地,大多都是中田和下田,为了让陛下真正的了解民情,臣本想是让陛下种植下田,但是转眼一想,实在是不合规矩,所以就换成了中田。”

  “等到丰收的时候,陛下自然会估算出,我大唐的百姓大约能收成多少粮食。”

  萧律说的时候面不改色,就像是在说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一般。

  但是听了这些话的人,却不得不对萧律肃然起敬。

  每当李世民出来春耕的时候,都给李世民种的是上田,所以李世民觉得收成真的很高。

  只不过百姓的收成真的没有这么高,甚至要低很多很多。

  “萧县子可谓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朕之前从未想过的事情,其他臣工们都没有想过的事情,但是萧县子却想到了。”

  “若是我大唐的青年才俊都能如萧县子这样,我大唐岂不是真的万寿无疆了?”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