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9章文水村的变化_大唐说书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让老丈如此的想找人倾诉?”李世民有些疑惑。

  “不不不,若是如此,那我丁俭可就成了知恩不报的浪荡子了。”

  “其实你随便去问一个村子里的人,答案应该都差不多,文水村能有现在这个模样,全靠萧县子啊...”丁俭有些感叹。

  “哦?不知这萧县子给文水村带来了什么变化呢?”李世民眼前一亮。

  “怎么跟你说起呢...先说私塾吧,毕竟私塾是萧律的父亲捐钱建的。”丁俭想了想。

  “我们村子的私塾,本是当年萧律的父亲来定居的时候,出钱建的,当时村子里的人都觉得是个新鲜东西,还让孩子去学了两天,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自从萧县子来了之后,不仅重修了这私塾,还请了一位私塾先生,并颁布了一项决策。”

  “村子里的孩子上学不收续费,并且每家每户还少收很大一部分的粮食,先生应该看到了,家家户户送孩子上学就是这个道理。”

  丁俭的脸上露出了一种十分满意的笑容,显然这种好事是他之前没有想到的。

  李世民愣了愣,他第一次听说,上学收学费不仅不收钱,而且还倒贴钱的。

  没错,文水村作为萧律的封地,每年从这里都会收取一部分的税收,由每家每户分摊。

  现在萧律少受很大一部分的粮食,这是在贴钱让人家去上学。

  旁边的大臣的神色也有些古怪,他们也不知道萧律为什么要这么做。

  “那老丈,你可知道萧县子为何要这么做吗?”李世民继续问道。

  “哎呀...这个我倒是还真听说过,当初在动员孩子上学的时候,萧县子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

  “具体原话是什么我忘记了,但是意思好像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全是依靠现在的孩子。”

  “所以,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萧县子让他们读书的原因吧。”丁俭想了想说道。

  李世民有些沉默,他已经决定了要去问一问萧律了。

  “除此之外呢,除此之外文水村还有什么变化吗?”李世民继续问道。

  就在问话的时候,丁俭的儿子走了出来,朝着李世民他们腼腆一笑,然后朝着丁俭点了点头,丁俭也朝着他点了点头。

  然后丁俭的儿子直接背上一个布包,离开了家。

  “如果要说第二个变化,那就是萧县子在村子里建了一家酿酒坊,我儿子平常都会去那里上班,一个月差不多有个两百钱的收入。”

  “有的时候表现好,甚至能拿到半贯钱,真的非常好了!”丁俭的神色有些兴奋。

  半贯钱!

  在现在斗米只需要四五钱的时候,一个月的收入能买到五十斗米!

  听到这话,程咬金倒是笑了,其实在他的庄子上也有这么一座酿酒坊,收入的钱差不多。

  现在醉仙酿的火爆可不只是在长安,甚至在很多其他的地方都有价无市,市场填不满。

  至于为什么个这么高的价格,用萧律的话说,都是自己庄子的百姓,多花点钱没什么。

  对于这个数字,李世民真的将信将疑,但是看着眼前这个老丈得意的神色,感觉一切都是真的!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