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五章 科举糊名制,好说不好做_我赵德芳不当八贤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常,大姐儿二姐儿有一些不太安分。

  赵德芳也不见外,见多了就知道这是三个自以为聪明的蠢材,与她们计较,等于和萧绰计较放养羊和圈养羊差别不在她看到的那么点。

  “来了就坐下,吃饱肚子再回去。”太祖神色喜悦,暗暗想,看来这孩子就得有个娘管着,宋皇后虽然还没有入宫,可德芳与三姐儿去了一次,如今的关系便和睦多了。

  最要紧的是宋皇后在这些家事里利益不关,若是做好了工作还真有极大可能环节两个皇子之间利益的冲突。

  因为调料的不到位,赵德芳又要陪着妹妹吃清淡的,故此这顿饭吃的也算不上畅快。

  不过,吃完后,太祖果然让两兄弟留下,让贵妃带几个孩子,与陈氏王氏,一起与萧绰出去散步去了。

  “开宝元年,按说本该开恩科,今日朝臣们也说了,德昭,你怎么看的?”太子先问大儿子。

  赵德昭点头:“年号又定,该开科选材。”

  ……

  “你呀,就是太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了,”太子叹口气,带着希望的眼神看小儿子,“德芳,你怎么看?”

  “还是要看国家到底需不需要再选一批人员,”赵德芳字斟句酌道,“若是朝廷需要一批年轻的……新鲜的新面孔,那自然是要开恩科选材,若是不需要,群臣喊的再多也不能答应。”

  这很让赵德昭不明白。

  “你脑子灵活,那你说,如今是开恩科的时候么?”赵德昭询问。

  这赵德芳还真不知道。

  “赵普虽然很有才,但这个人很霸道,宰相里,宰执们基本上奉行他的指示,应该说,在这个人的打磨之下,相公堂至少二十年内不必担忧没有人可以做事,哪怕赵普有可能会出问题被罢相。”赵德芳斟酌着用词,与太祖说道,“爹,我接触的也就这么一点人,跟开封府接触了一次,也瞧不出他们是否需要换一批人,此事,只怕还是要爹爹定夺。”

  “需要人,”太祖沉声说道,尤其看了眼大儿子才道,“我说过,赵宋要与士大夫共天下,何为共天下?争!况且天子做事,掣肘可以有,但若陷入君权与相权为代表的群臣争斗中去,那损害的是国家的根本!在古来大臣里,选择皇子站队,并将皇子培养成自己一方的人,这是群臣惯用的手段,天子自然会搞臣权平衡——如相权平衡一般。”

  赵德昭稍稍有些错愕。

  这跟他理解中的完全不同啊。

  “汝可为文人,可谓富贵者,”太祖摇摇头,直接说难题,“然,我朝开国才几年,各路诸侯们,已经陷入了为名为利的争斗当中,这恩科考试,我最担心的还是……”

  明白。

  “到也不难解决,关键是决心,以及操作。”赵德芳道,“一个是所有考试全部糊名制,本次恩科开始最好;另一个,省试之后,须当有殿试,天子为群臣座师,不过……不过,此事只怕执行起来很难,头一次执行糊名制,必然有人会铤而走险,将真正的好制度走了过场,使国家不能选材,反倒是高门大户把持了这门生意。”

  太祖赞许。

  这个时代的人并不是意识不到糊名制的好处。

  但正如赵德芳刚才所说一样,关键不是你考虑出一个好办法来。

  “五代十国以来,各路诸侯维持自身统治的经验,加上古来的科举制度,足以让大宋初期形成对‘糊名制’这个新探索的共识,这些东西能出现在一个时代,只能说明是发展促使这些东西该出现,而不是穿越者一句话就可以实现的问题。”赵德芳心里稍有些忐忑,暗暗想。

  这时候太祖反倒笑了。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