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2 给郑成功的两条建议_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考核卡上标明了考核者的类别,目前就分三类,一是管理者,二是技术工匠,三是普通员工……”

  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说一说,交待下去,立马让学生们又是耳目一新,怎么他们总觉得杨子正是一个挖不尽的宝库呢,在任何事上都有一套超越于常人的看法与做法。

  而且是考虑周全,很是合理。

  哪怕如方以智他这种饱满诗书者都无法想到这些知识是从哪里来的,真是奇了怪了,杨子正的脑袋到底都在想些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

  当然什么做计划,评奖之类的,那就是家人的团聚了。

  有人一年没回去了,是不是允许回家过年?有些人的妻儿来丈夫工作的地方过年,是不是允许他们团聚?

  这些都是人性化的管理与手段,在这个时代简直是太先进了,先进得大家很不适应。

  反正杨子正不管,不怕别人不会,就怕你不教。

  如果杨子正老是觉得这是在古代,我们就要帝制,我们就要儒家盛世,我们就要王道。那是狭隘的想法,杨子正是一个穿越者,穿越者最大的愿意就是在另一个时空,另一个世界复制原世界的繁华与昌盛的景象,顺便改变国家与民族的命运。

  而不是想着回去当皇帝,或觉得这样也合适这个朝代,那也不合适这个朝代,难道把一脑子的后世知识带进棺材?

  杨子正让大家制定出了探亲休假制度,让大家感受到在中华邮行温暖。

  有了这制度的出炉,很多人都开始申请了探亲或接妻儿过来了,包括方以也是如此,他准备让自己的妻儿来安南过年。

  大明朝的许多官员是不带妻儿在身边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也不知道在哪里上任,又任多久。

  还有就是中国传统守住土地的思想,让妻儿在家里守住那些地与家产,生怕人一走就没了。

  除了方以智的妻儿要过来,杨子正的几个弟弟与妹妹也长大成人了,嚷着要来安南。

  杨子正没办法,只得回信让他们过完年再过来。

  所有在安南的大明人似乎在为年底的评奖也好,还是团圆也好,又或是计算今年的好收成在高兴,只有一个人不高兴。

  一直被边缘,被泯于众之中的郑森。

  因为他收到了一封信,这是他父亲写给他的一年之约的信,他得回去了,他答应过的一年之约。

  可是他舍不得啊,他在这一年当中学到了太多的新知识,新事物,也交到了许多的新朋友,新同学。

  他在这里是快乐的,思想是自由的,感觉每天都是舒畅及奔腾的。这是他从未有过的感受。

  很快,杨子正发现了郑森的异样,仔细一想他才恍然大悟。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他把郑森请到了家里做客。

  “老师,我,我父亲来信了。”郑森接过杨子正倒过来的酒说道。

  “我知道,一年之期到了嘛。”杨子正笑道。

  “可,可我不想走。”郑森毕竟才十六岁,虚岁十七,正是在校园里烂漫的年纪。

  “郑森啊,天下没有不散之筵席,短暂的离开可能是为了以后更好的相聚。所以,不要感伤。我,包括维崧他们也舍不得你。但是,郑家更需要你,那可是有数万依附在郑家生存的人,这一个个人的后面是几口之家。所以,你不仅要为自己考虑,为你父亲考虑,更要为这数万人考虑。”

  杨子正劝道。

  “老师,可,可,森觉得回去实现不了科学的价值,跟着老师才会。”

  “不用担心,科学之道急不得,你在这里感觉到科学可以随意的应用,那是因为老师建立起了一个科学的环境。而郑家是没有的,所以你千成不要急着去实施什么科学,只会误事。”

  “为师给你两行建议吧。”

  “老师请说。”郑森深深的作了个揖。

  “一,尽量的配合你父亲,把荷兰人赶出流求岛。二是,一定要保重好身体,身体是本钱,身体不好什么梦想大志都无从谈起。”

  “学生郑森谨遵师谕。”

  “好,那就不要想多了,来,喝酒。”

  其实杨子正从未把他们这群学生当学生,而是一直当朋友当兄弟姐妹,他也只有18岁啊,说起来杨子正还是个孩子啊。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