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1章 耕无牛_拔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是比较排斥的。房玄龄甚至已经暗自下定了决心,如果长生不是那种值得辅佐的人,房玄龄会找机会离开珠崖。

  长生并不知道他已经被房玄龄列入了考察的对象,此时的他已经离开了珠崖的都尉府,来到了地方上实地查看朱崖洲的情况。之前长生了解的都是纸面上的数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长生需要亲眼看看朱崖洲到底是什么样子。

  此时海南岛的自然环境要比后世强的太多,整座岛上绝大多数地方都未曾被人开发过,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面貌,同时这也说明了海南岛的耕地面积要比后世少的多,反应出这里不发达的农业。

  与其他长江以南的地区一样,这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但相比起来,这里更加适宜水稻的耕种。温暖的气候加上湿润的空气,使得在这里种植水稻变得异常的容易,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农夫根本无需采用什么农业技术,洒下种子水稻便能够自然生长起来。

  走在稻田边,长生将所见到的每一幕都牢牢的记在心中。

  “真是落后啊,走了这么久,竟然没有看到一头耕牛,不使用牛耕的话,耕种效率要低的太多了。朱崖洲的土地虽然féi沃,气候也足够好,但仅仅依靠人力耕种,粮食产量自然上不去。现在并没有后世的那么多机械化耕种设备,想要种植高产水稻就需要精耕细作,这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非常的大,一头耕牛至少能够抵得上三到五个成年的劳力,能多耕种好几十亩的土地。”长生长叹一口气。

  “必须要大力推广牛耕!”长生暗自想道。

  耕牛作为古代最重要的生产工具之一,能解放大量的劳动力,而岭南本来就人少地多,更应该大力使用耕牛来代替人进行劳作。

  中国古代自汉朝初年文景之治期间便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牛耕,汉武帝灭匈奴以后,大汉朝更是获得了蒙古草原的草场,古代中原的畜牧业也因此得到了长足发展。所以牛耕早已经在中原普及,甚至形成了制度。而后随着南方的发展,牛耕也渐渐的传到了长江以南地区。唯独岭南地处偏僻,又有很多少数民族居住,耕地只被开发出来以少部分,所以耕牛普及率并不高。至于朱崖洲就更可怜了,作为流放犯人的地方,一直被朝廷视为盲区,即便是有耕牛也不会运送到这里。

  长生一挥手招来了主簿李和,随后开口问道:“李主簿,咱们朱崖洲有多少耕牛?”

  “这个嘛……乡间的耕牛我等未曾统计过,不过在屯兵大营那边有牛二十头,都是平时用来拉货的,另外俚人那边有驯养的野牛,但数量不是很多。”李和老实答道。

  “一万五的屯田兵中只有二十头牛?”长生很无奈的叹了口气,按照这个比例,普通老百姓中好几个村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