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93章 姓资还是姓社(加更)_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社会主义的。国社的经济学基础是李斯特主义,李斯特主义产生于德意志诸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初期。显然更符合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经济结构。而且国家社会主义不消灭私有制,因此更容易被中上层社会所接受。

  “而且各国的法西斯组织也很容易转化成国家社会主义,”基洛夫又补充道,“法西斯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的主张比较接近,很容易完成转化。一旦德国重新强大起来,相信会很快形成一个‘国家社会主义同盟’。在国际上,国家社会主义的声势很有可能超过我们。”

  听了基洛夫的分析,斯大林的眉头也皱了起来。“国家社会主义国际”也许真的会声势浩大,将对第三国际的发展够成威胁。

  “更严重的是,”基洛夫顿了下,“国家社会主义很可能会在苏联境内产生影响!”

  斯大林一愣,随即缓缓点了下头。基洛夫所说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因为德国和苏联的交往太过频繁。有许多德国技术人员在苏联工作,也有很多苏联大学生去德国求学――苏联在过去几年公派了上千人留学德国,按照计划还打算派出更多的留学生。这些人和那些德国技术人员,很可能会把国家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告诉正勒紧裤腰带建设社会主义的苏联人民……

  斯大林用赞许的目光看了眼从列宁格勒来的布尔什维克党政z局委员基洛夫――基洛夫看上去就是个意志非常坚定,而且很有些思想的人,水分仿佛和自己差不多。

  迎着斯大林的目光,基洛夫用相当坚决的语气说:“所以我们不仅不能承认国家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且还应该揭露其真实面目,坚决与其斗争。”

  ――――

  热烈庆祝本书龙蠖不关情大大成为本书第一个盟主!特此加更,以示感谢,大罗罗携小萝莉顿首拜谢。(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