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二章 好感_三国从益州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轻人间,最受关注的,大多数是年轻人间的事情。

  而如诸葛亮这等年轻一辈中,于天下间小有名气者并不算太多。

  蜀人刘釜刘季安当为其一。

  大汉是个重孝的国度,而刘釜的“孝善者”之名,自让一大部分人对之产生好感。

  加上其不计前嫌、以德报怨的助仆之事,让之名声渐渐从蜀地扩散。直至刘釜以身犯险,喊出“为南中太平计”,七进七出入深山请夷人出山,以纳入大汉朝廷控制的实务之举,才让之名声,由蜀地彻底传到了蜀外。

  尤其和蜀地相邻的荆州,成为了刘釜名声盛传的第二之所,尤其在为襄阳市吏的族兄刘炤的刻意宣传下,无论是市井,亦或是郡府内部,对于刘釜之名多有知之者。

  而今次能得此间主人,也是襄阳本地贤才蒙尝君相邀者,无不是本地士子或是有名气的才子,对于刘釜这等同龄青年自有耳闻。

  不论安夷县之贫富,刘釜能以十八岁的年纪,得士人敬重的景毅倾力举荐,为一地县长,就足够成为年轻人的偶像了。

  于刘釜的名字,诸葛亮在来荆州的路上同样有所耳闻。

  其信息来源,恰是自北面南下的流民。

  “蜀地之间,内有一县,名曰安夷,安夷者,可收夷人或是流民,只要前去者,无犯事,便可获得户籍,拥有土地耕种。”

  这则消息也不知道是从哪里,从什么时候传出的,反正在流民间流传甚广。

  内中更言之,只要顺利抵达安夷,当地县寺还可借之粮食,待之富足后,可延期而还之。

  乱世之间,寻常人寻一立足之地,甚是难也!

  何论土地与粮食?

  这等传言之下,初时尚无人相信,但自去岁夏末有上百个人,翻越崇山峻岭,而入蜀地,且自今岁春夏回到荆州,向南下的流民道明实情后,有越多越多的人,开始涌入蜀地,欲入安夷。

  谁人都知原有的入蜀之路,因荆州刘表和益州刘璋的紧张对抗而被封锁,为此,为求活命的流民,竟沿迁陵而上,硬生生的踩出了一条路。

  临地本地之民,遂将之命名为“入夷路”。

  诸葛亮当日在途中,不知一次的听人谈起此事,并直接记下了刘釜这个名字。

  在之想法里,若传言是事实,若入夷事也是事实,那这刘釜是真的做了一件大好事,不仅请夷人出山,接受朝廷管理,以使南中安稳。更是接远近流民,救得无数性命。

  知道现在,除了道听途说的关于刘釜之事迹外,诸葛亮仅晓得:

  “刘釜,字季安,蜀地丰安人也,祖籍南阳,家祖乃是长沙定王刘发之后,大汉宗亲。”

  今又得闻个中事迹,诸葛亮也难怪会如此感兴趣。

  厅舍中人,说道蜀地,又说到南中,且又言到了刘釜所行的稀奇事,就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许多人开始出言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