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一章 治夷_三国从益州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服’那等拒不合作,侵扰我郡地的夷人,一可说之为‘以夷伐夷’。”

  景顾思索良久,不由叹道:“季安的治夷策确实不错,比之当日张松于吾言之的,更为具体化。难道说,汝有信心,凭此出发,弄得夷人归顺,为吾郡府所用?”

  刘釜知道该进入正题了,他先是点头,然后摇头道:“使夷人归附,根据釜的探查,决不能以势力大的本地夷人部族为主,当吸引那等流浪山林的散落夷人,甚至于从荆州等地,逃往我南中的流民,也可算作在内。

  釜此番前往,定然也是以说服这些目标为主。

  其次,釜建议于我益州郡下,可再增设一县,以专门安置这些愿意接受教化的夷人。到时,也好空出些职位,以作任用。”

  “增设县地?”景顾直接将这四字说出了口,然后颔首补充道:“季安此法,吾觉得可行。

  阿翁,汝且看看,若是将夷人引导到新的县地,诚如季安所言,不仅能解决安置的问题,还能再有开拓之功。

  但增设县地,需要州牧首肯,亦需朝廷批准,难度颇大啊!”

  这对别人来说是难度,但对景毅来说,却不是什么难度。

  凭着景毅在朝野,尤其蜀地的威望,只要将这个想法递上去,外有蜀地动荡之际。

  无论是为了安抚人心,亦或是其他,益州牧多会同意,而大汉朝廷,现如今嘛,已然名存实亡。于州地的地方官寺而言,其同意与否,实际意义其实并不大。

  景毅摸着下巴的白胡子,没有为儿子的称赞,速而应承下来,而是看着刘釜,道:“季安你若成功行此事,旦以设立新的县寺,汝该不会是想着向吾自荐为此地县令吧!”

  景毅一下子就戳中了刘釜的心事,旁边的景顾也回转了过来,他喃喃道:“季安若真的能引得这群夷人外出,并召来足够的人口设立县地,外有吾于昨日入滇池听得的名声,担一县令也不是不可。

  只是季安还是太年轻了,今岁当才十七吧?”

  刘釜忙道:“好叫景公,景伯父知晓,釜再有数月便是十八。

  昔日霍去病以十七岁的年纪,获封剽姚校尉,率八百骑深入大漠,两获冠军侯。年十九,即指挥了两次河西之战,大坡匈奴,只取祁连山。

  而今汉室衰微,南中汉人多受夷人骚扰之苦。

  釜不才,身为汉室宗亲,年已不小。就算以身涉险,为郡地事,虽不能自比冠军侯,又如何不能掌一县地?

  请景公和景伯父明鉴!”

  刘釜这番话,听得景毅连连点头。

  “听汝之言,吾深感欣慰。只要汝能带领夷人走出山林,并以维护南中安宁,吾举荐汝为一地县令又如何?

  但想身为一地父母官吏,绝非易事。

  于郡府的这些时日,汝还当多学习处事之法。

  还有那往夷人部落之行,待过上一段时间,吾也好向州牧言之设县之事。”

  景毅的表态,让刘釜发自内心的喜悦,他在益州的计划,终于要迈入关键的一步了,复兴汉室,随之亦是迈出了一大步!

  他起身一揖道:“景公大义,为南中太平计,南中百姓定会一直记着公之好。”

  :。:

  本站最新域名: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