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章 自荐_三国从益州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想法:“方才子乔言之府君正在考虑前往夷人谈判的人选,釜不才,愿自荐之。若是府君问询建议,还请子乔支持一二!”

  张松深深的望了一眼刘釜,即使依照他的智慧,一时半会,也没弄明白刘釜的用意,但还是从朋友的角度劝解道:“此行定然凶险,季安本无需冒险,可愿再考虑考虑。”

  刘釜坚定的摇了摇头,语气诚恳道:“不瞒子乔,我入南中,见到了太多百姓生活之艰苦,在郡府无力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前,便想着试试能否用自己的方式,寻得南中的稳定与平衡。

  这也是釜自称为汉吏,又为大汉宗室,深感到的责任!”

  不知是为刘釜的坚定,还是所说的责任,张松一揖道:“季安实乃君子,吾自当尽力!”

  在张松的小院外告别,刘釜后步伐稳健的回到了自己的屋舍。

  而等到刘釜离开,张松心不在焉的吃着仆从送来的饭食,喃喃道:刘季安的志向还真不一般!

  后面的两日,刘釜在滇池的名声果然越来越响亮。不止是当日卖胡桃的那个商贾,越来越多的人证明,刘釜于德阳多行仁义之举。其为益州祭酒赵韪称赞之事,也被人给扒了出来。

  益州郡太守景毅,也是当着下属的面不吝称赞,大体意思是:刘釜德才兼备,其于多年前便名声远播,今虽处记室,但依旧奋发有为,处事得当,余者当勉励学之。

  景毅的赞言被人从郡府传出,让刘釜从德阳之地所积累的名声,在南中算是坐稳了。

  而在刘釜来到记室办公的第七日,也是与张松想谈的次日时,益州郡太守景毅果然是在郡府的办公地亲自召见之,并当着属僚的面,问询之可愿在功曹下就职。

  刘釜表示自己还当在记室学习学习,不过却提出了另一个要求。

  “下吏知府君欲遣人与夷人相商,以维护南中的和平大局。下吏不才,但请自荐而往之。”

  一旁的属僚为刘釜的话,弄得嘴巴张大,迟迟没有合上。

  而景毅明显也被刘釜这个决定弄得有些意外,多年的从吏精力,让之处变不惊,其面容依旧平静,问道:“此行定然凶险,季安汝留郡府我本有大用。而汝当下名声却有,行此事却也得体。

  但吾想再问之,汝真要去乎?”

  “釜毛遂自荐,为南中百姓计,还请府君成全!”

  刘釜坚持的话语,还有坚毅的面孔,让景毅有感而发,叹道:“汝和汝父一样,怀揣为民请命之志,亦多有名知路险,却远匡扶的毅力。

  若是汝父尚在,我知其定然也是如此。

  虎父无犬子,吾如何拒绝?

  但当明日,吾与郡府诸人商议,再给人回复如何?”

  景毅的话,让旁边的属僚微微有些意外,这刘釜刘季安不仅德名在外,深受府君信任。其家世虽为外传,但看起来很不一般啊!

  其父又是谁?

  景毅出身蜀地景氏大族,其能早早结交着,又岂是泛泛之辈?

  于是,就在刘釜告别后,一些有心人也开始探究刘釜的身世。

  没过两日,有人从德阳路过的商贾处打探着,该地确实有刘氏。郡府主簿张松也直接印证了这一点。

  刘釜刘季安便出身于丰安刘氏,乃是堂堂正正的汉室宗亲!

  :。:

  本站最新域名: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