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章 天助_三国从益州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屋舍外,有兵士打着号子声,这是在往关城上填充守城器械。

  屋舍内,油灯的火焰跳动不止,空气却似乎宁静了下来。

  法正这突然的表态,让刘釜有些措手不及。

  于益州郡时,初从张松口中打探到法正的大名,他便立下要将此人杰招揽到麾下的决心。

  至成都时,他同法正交往的一幕幕,于眼前浮现。及至一个多月前,法正和孟达二人,愿意辞掉郡府之职,同他北上兵援白水关,那一夜,他欣喜若狂。

  途中,包括今日之前,他刘釜一直在考虑着,当如何让法正全心全意的辅佐自身。

  招揽一个人,有无数种手段。但收一个人的心,甚是困难。

  尤其像法正这般天赋卓越,有崇高理想,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发光的人。他们一生中,可遇到诸多的伯乐,但愿意死心塌地的,或只有一个……

  他心怀忐忑,求贤若渴。可现在,由法正亲口说出,刘釜突生一种畅快。

  后人常言之,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

  今得法孝直,他刘釜刘季安的兴汉事业,总算可以迈上又一个台阶了!

  灯火阑珊,刘釜向前一步,来到了法正的身边,双手将之扶起,然后紧握着法正的双手,叹息道:“噫吁嚱!

  自太祖高皇帝成就大业,又有世祖光武皇帝中兴汉室,我大汉立国已有四百年。

  四百年之久,无数仁人志士,为守护疆域,为安定天下,战死疆场,呕心沥血。

  诚如孝直之言,而今乎?

  汉室微存,奸恶当道,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川谷流人之血,岂不悲哉?

  我刘釜既为汉宗室,孰能眼见天下如此乎?益州百姓如此乎?

  春秋传言夏少康之起,有田一成,有众一旅。

  我愿与夏少康同美,效世祖,平暴反正,再兴汉室。

  我今虽微弱,兵士不过万,今得孝直,如世祖之得元侯,何愁大业不成!”

  刘釜的语气深沉又富有节奏,这里面表达了对大汉现状的担忧,以及他复兴汉室之决心,还有对法正的信任感激。

  而刘釜将之比作元侯邓禹,那里不仅是对法正的信任那么简单,更有对他的认可和期待。

  得明主如此,焉有他求!

  法正心里一清二楚,他同样握紧了刘釜的手,道:“便如君言耳!君之事业,益州当为根基,眼下恰可从巴地始也!”

  刘釜道:“大善!孝直既然赞成赵韪之言,使我部远袭阆中,心中当有定计,我愿洗耳恭听!”

  法正脸上带着自信笑容,他回首望向刘釜案几上铺着一块地图,手持油灯,来到案前,指着阆中的方向,道:“赵韪既言之,南充不久将为吴懿收复,那便说明,其人多已和吴懿达成了协议。…

  南充一破,阆中是为张鲁之最后防线。其必然集结重兵,于此阻挡。若是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