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2章 疏而不漏_大唐:爹,我真没想造反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2章疏而不漏

  “贞观十七年六月,应州刺史谢元深之子谢华觊觎应州石塔村地主吴家的地,逼迫吴家以十文价格,将吴家一千亩中等良田卖给谢家,吴家不从,于黔州刺史府报官,此事不了了之。”

  “七月,一伙强人强闯入吴家,将吴家上下六十四口人全部杀死,吴家财物则被洗劫一空…”

  这就是问政箱中唯一一封信封的内容。

  灭人满门,这得多大的仇恨!

  最重要的是,这年头土匪很少会杀人,大家出来混只为求财,没必要做那种杀鸡取卵的事。

  若是把百姓给惹急了,那可就有违强盗的规矩。

  盗亦有道,强盗…也是盗的一种,得讲规矩。

  可是吴家满门被强盗所杀,那就有些不对劲了。

  “强人所为!”

  李承乾紧咬着牙,眼中的杀气愈发浓郁,“强人只为求财,又何必灭人满门!”

  “诸葛亮!”

  “下官在!”

  诸葛亮神情一凛,知道李承乾是生气了。

  “你领着一个折冲上府,立刻前往应州,将所有涉及到此案的人全部带回来!”

  “下官领命!”

  诸葛亮转身离去,而李承乾站在大都督府门口,手中紧紧捏着信封,忍不住抬头一看。

  今日的天气着实奇怪,不像前几日那般艳阳高照,而是灰蒙蒙的,时不时有几只乌鸦飞过,为这灰色的天空增添了几分肃杀之意。

  …

  诸葛亮的动作很快,有一千二百卫士开道,也没人敢拦!

  这次涉案的人很多,却也很少。

  整个吴家六十四口人,都是涉案之人,只可惜他们全部被杀。

  另外就是谢元深的儿子谢华,以及住在吴家附近的几个农户。

  总共八个人,就这样被带到了黔州大都督府公堂。

  唐朝没有跪拜礼的习俗,哪怕见了皇帝也不用跪拜,所以八个人都是站在公堂上。

  不同的是,其中七个衣着朴素的百姓低着头,双手摆弄着衣角,脸色说不出的拘谨。

  而另一人,则显得有些趾高气昂,穿着白色丝绸素衣,一只脚不停在地上抖动着,表情带着几分不屑。

  “我说你们几个,居然敢抓本公子?

  你知不知道本公子是谁啊?”

  “本公子可是谢家大公子,我老爹乃是应州刺史!”

  听到他的话,周围官员却只是冷冷一笑。

  如今时代变了,若当家做主之人是沈良,他们可能还会忌惮几分,因为沈良对谢、张两家,一直采取的是和平共处政策。

  虽然名义上由刺史府管辖,但除黔州之外,剩下九州都是由谢、张两家把控着军政大权。

  正因为如此,沈良才一直不敢跟这两家闹翻,因为他没有那个底气。

  而李承乾不一样,他有把握将黔州发展起来,不仅有这个底气,更是有这个能力。

  如今黔州在他的治理下,虽然算不得繁荣,可也散发着蓬勃的生机。

  最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