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2章 快把他请进来_大唐:爹,我真没想造反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2章快把他请进来

  大唐建立后,李渊就出台了新的货币政策,武德四年七月,他“废掉了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

  与此同时,又继承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绢帛为货币的传统,实行了“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钱即铜钱,帛则是丝织物的总称,包括锦、绣、绫、罗、绢、絁、绮、缣、紬等,实际上是一种以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兼而行之的多元的货币制度。

  黄金就是金属货币之一,并且还是其中最贵重的那一种,但是由于黄金的珍贵和难得,所以除了少数大家族拥有之外,普通人根本是连见都见不到。

  正因为这样,黄金这种货币反而成了一种装饰品。

  若是能有一座金矿,那可就发财了啊,最重要是,李承乾一直想改变大唐的货币制度,等把金矿提炼出来后,他就能动手这件事了。

  还在乐呵呵做着发财美梦的时候,一个护卫突然跑进来,恭敬道:“殿下,外面有个叫王玄策的人找您。”

  “啥?”

  李承乾瞪大眼睛,惊讶道:“你说他叫王玄策?”

  “是的殿下,除了王玄策之外,还有三十几个随从!”

  “哈哈,好,快把他请进来!”

  李承乾笑眯眯的说道。

  啊,不知不觉,又到了这位友善外交官出使外国的日子。

  这次,他一如既往,将大唐对每一位国家的友善,带给天竺。

  很快,皮肤有些黝黑的王玄策走进黔王府前堂,在他身旁,还跟着一位身材魁梧的大汉。

  “下官王玄策…”

  “下官蒋师仁…”

  “参见殿下!”

  两人躬身恭敬行礼。

  李承乾打量着二人,笑道:“二位不必多礼!这次到黔州,所谓何事啊?”

  王玄策挺直腰杆,说道:“回殿下,下官是封魏王殿下之令,前往出使天竺,路过黔州时,特地来向黔王殿下问好。”

  “嗯。”

  李承乾点点头,“你们有心了,来人啊,送各位去驿站好生歇息!”

  “谢殿下!”

  一个护卫上前,领着王玄策和蒋师仁往外面走去。

  李承乾望着他们的背影,忍不住咧嘴一笑。

  等下次回来的时候,或许他们将会轰动整个大唐!

  这些事,和李承乾没啥关系,现在他倒是关心另外一件事。

  修路啊!

  要想致富,就先修路!

  交通便利是致富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且能带动其他行业的兴盛。

  连武瞾都知道,黔州的路一塌糊涂,这也是外人不想来黔州的原因。

  目前通往黔州,有水路和陆路。

  水路就是从扬州那边出发,也就是走大运河一带。

  另外就是从施州、万州等地过来,但是这些地方多山路,有些地方甚至还闹土匪,这也是阻拦商人们来黔州的主要原因。

  风险太大,投资不值得。

  想想看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