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43 章_穿进雷剧考科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程岩的风寒痊愈之时,程松和海夫子也从大宅中走了出来。

  程家人喜极而泣,对着诸位大夫千恩万谢,又在家门口“噼里啪啦”放了一串炮。

  程岩心想,还真应了庄思宜那句话——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等到初春的风吹开漫山百花,大宅中的病人陆续康复,两座宅子再度恢复冷清,清溪村却处处欢腾。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正是上朝之时。

  百官分列两侧,皇上高坐龙椅。

  这位大安地位最为尊崇的半百老人,此时手中正捏着一份奏折,懒靠着扶手道:“昨晚上,朕看了苏省巡抚刘文洲的折子,好消息啊,他说苏省时疫的情况正在好转,不少患病的百姓都陆续康复了。”

  他慢悠悠坐直身子,微微前倾,“可朕就不明白了,同样是时疫,为何东省还在找朕要人要钱,要这要那?这苏省防治时疫的办法不是给他们了吗?就不能照着做?前几天何碧岚还给朕上了道折子,说要烧村!”

  “烧村!亏他也敢说出口!堂堂二品大员,不能体察朕的爱民之心,还想将百姓通通给烧死?谁给他的胆子?!”

  皇上陡然爆发的怒意,让堂下鸦雀无声,不拘多大的官都死死埋着脑袋。

  “关爱卿。”

  “臣在。”户部尚书关庭小心翼翼地出列。

  “朕听说,这回苏省防治时疫,武宁县县令功不可没,朕记得,他好像是你的弟子?”

  “回陛下,赵都来的确是臣的弟子。”

  皇上微微颔首,“你教了个好弟子啊,上回数万饥民聚集武宁县,他的办法也很好嘛,不但稳住了局面,还让汇集而来灾民有居有食,对于这样的能臣、忠臣,朕就是要嘉奖他!”

  关庭心念微动,抬头道:“皇上,赵都来虽是臣的弟子,但臣不敢偏私。实际上,不论是上回饥民围县,还是这回防治时疫,都要多谢一位少年人。”

  “哦?谁啊?”皇上来了兴致,负手从御座上走了下来。

  “回陛下,那人叫程岩,家住武宁县清溪村,他生父乃是甲戌年的秀才,对各类疫病灾害的防治素有研究……”

  关庭将程岩的情况大致说了一遍,又重点讲了对方在两件事中所起的作用。

  其实两年多以前,他就从赵都来的信中知道了程岩,且印象深刻。但当时的程岩只有十六,他担心若大肆宣扬对方的功劳,会让此子矜骄浮躁,反而害其前程,便让赵都来压上一压。

  后来,又是程岩给了赵都来暗示,让僵持已久的“土地改革”有了突破的契机,不过这件事侵害了朝中不少人的利益,他却不好拿到明面上说。

  这一回,已是程岩立下的第三份功劳了,他再不为其说两句话,就有抢功之嫌了。

  皇上:“此子年岁几何?可有功名?”

  “回陛下,程岩不过十八九岁,正是壬辰年武宁县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