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九七六章 文明的复兴_三国第一强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州所做的,只能说是打个先站,未来的几十年中,汉帝国在这个领域上的提高,只怕用飞跃二字也难以准确形容。

  有了这两方面的进步,再接下来的。当然就是华夏史无前例的大扩张。在王羽怀里揣着的那张地图上,一个超级帝国已然成形,接下来的,无非实现它而已。

  相较于此,重归一统只能算是很不起眼的一件小事,何况,这一年并非中原真正统一的一年。

  从王羽入主青州开始,这几年可说是连年皆战。青州再怎么富庶,将军府的准备再如何充沛,都抵挡不了巨大的战争消耗。

  此外。在大战取得胜利之后。青州的领地扩大了超过一倍。要安定这么大的领地,要耗费的人力和资源也是相当大的。

  所以,这几个月来各条战线上的青州军都以控制为主,并没有接连发动大战的意思。虽然战争仍未终结。各方也都在厉兵秣马或是舔伤口,但战事确实是告一段落了。

  对于王羽的邀请,曹操还在犹豫,并没有做出最后的决定。

  以他本心来说,他更愿意成为一方诸侯,只可惜,王羽不愿意给他这个机会,宁可将丞相的位置交给他,也不愿意放他离开自己的视线。

  王羽有信心。曹操到最后还是得就范,他的本钱有限,本也没太多腾挪的余地。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曹操的本钱只会越来越少,而非相反。

  没有了蒯、蔡两家的支持。曹操在荆州根本无法补充军力。抓壮丁倒是不难,可装备、粮草从何而来呢?若是于禁在雨季进攻襄阳,他或许还有机会借着一场大胜来振奋气势,让更多的世家拿出实质性的支持来,可现在,他只能干瞪眼。

  人才的流失更加致命。只是不到半年时间,曹操手下先后有满宠、杜畿、董昭等几十位名士弃官而走,其中甚至包括了程昱、钟繇这样的重臣!

  这些人有的去了洛阳,也有人直接打道回府。反正形势如此,连曹操这个主君都在考虑投降的问题,谁还有什么必要坚持到底吗?

  最后留在曹操身边,亲族以外的幕僚,也只剩下了郭嘉、荀彧。

  相较于分崩离析的曹营,江东和益州两方面倒是战意十足。

  江东主要是因为有孙策在,这位江东小霸王可不是个容易放弃的,这半年来,他一直在做重新再战的准备。

  他自己坐镇秣陵城,一边操练兵马,一边巡视防务,以保障沿江领地的安全。

  另一面,他派遣周瑜去和山越诸部谈判,威逼利诱的拉拢了一支山越军出来,再加上在江夏、荆南、淮南征发的新兵,江东军在先前大战中的损失顿时弥补得差不多了,就此重新拥有了一战之力。

  王羽得知江东的情况之后,也很是感慨了一番。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呢,何况是孙策这种猛人?

  为了避免过份进逼,导致战事扩大,王羽暂时取消了海军对江东的袭扰,只是命令驻守合肥的张辽严加防范,又调回了张颌统帅铁骑,准备等到解决了荆州问题之后,从三个方向同时进击。有必要的话,他也不介意再次亲征,与孙策会猎于江东。

  不过,他的计划没有实施的机会了。

  就在十二月初一这一天,王羽收到了庞统送来的紧急军情,得到了一个大大出乎他意料,却又是早就知道的一件事……

  孙策死了!

  死于刺杀!

  据江东方面正式传出的消息,刺杀孙策的,是许贡的三个门客。不过,庞统在信中却提到了另一个可能。

  虽然还没有得到确凿的证据,但庞统结合江东内部的情况,加上一些蛛丝马迹,推测孙策很可能是死在了自己人手里。

  这个结论,让王羽都感觉非常惊讶,因此在第一时间回信给庞统,要求后者彻查此事。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