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狂士楚歌_[三国]得罪魏国全员后我走上了人生巅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明此事因由,盖心中难安,唯恐日夜心惊。还请都督如实告知。”

  周瑜叹了一声,对黄盖道:

  “若今日曹操未放你归来,甚至因为不能劝降而杀之,那才是出了昏招。自曹操南下,江东便对如何应对曹操争执不休。我等主战,誓击溃曹贼,绝不轻易投降。而许多江东士族主和,认为‘曹强我弱’,迎击曹操不过是螳臂挡车,徒增伤亡。”

  等黄盖面上的焦虑之色渐渐平静下来,周瑜才接着道,

  “主公英明,拔剑斫书案,与曹贼势不两立,方才震慑住‘主和’的那一派人。如今曹操将君平安放归,只怕那些被压制的‘主和’者,又将开始蠢蠢欲动。”

  黄盖不是蠢人,周瑜稍加提点,他便明白了其中关窍,对曹操的行为又气又怒。

  “依都督之见,如今该如何应对?”

  周瑜系上兜鍪与披风,握上腰间佩剑的剑柄:“即刻出军,勇战之。”

  另一边的刘备部队,中军帐中,正是一派主臣相得之相。

  刘备与诸葛亮正在对品薄茶,听到黄盖被曹军送回江东驻营门口,刘备放下茶盏,面色肃重,对诸葛亮道:

  “果如先生所料,曹操只将黄将军扣押了半日,便派人送他回了江东,还大张旗鼓地送到营寨门口。”

  诸葛亮摇动羽扇道:“曹军此举,意在挑动江东军心。听闻曹操学周公握发,礼贤下士,不计出身来历,以此广揽贤才。黄将军乃孙氏三代忠臣,赤胆忠心,绝不会向曹操纳首。曹操若杀了黄将军,于他无丝毫益处,反而会激起江东之军的仇恨。”

  刘备接道:“倒不如大张旗鼓地送回孙营,一则展现自己的恢宏大度,无声劝降;二则离间周瑜、黄盖这些从先代留下来的老臣与直隶孙权的新臣的关系,可谓是一举多得。”

  诸葛亮摇扇不言。曹操这个举动看似简单,实则十分有效,且让人有苦难言,明知离间而不得排解,是彻彻底底的阳谋。

  “曹操果非常人,随行谋士亦是难缠之人。”

  不知想到了什么,诸葛亮淡定从容的表情,微妙的一顿,问刘备道:

  “将军可知曹操帐下有何人喜吹排箫?”

  刘备不知道诸葛亮怎么突然扯到这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上,仔细回忆,却未找到合适的人员。

  “昔日我在许县时,似乎并无此人……先生何出此言?”

  诸葛亮便将昨天晚上发生的事如实告知。之前对谈时,刘备只听了昨晚最关键的发展,于细节处没有任何的接触。如今听诸葛亮提起这一“细节”,尤其强调那“排箫声”很难听事,刘备神色一动,想起投奔袁绍时,曾在袁绍之子袁熙那得过一个重要的军情。

  “听闻曹军曾用诡谲的排箫之音骚扰袁军,搅得袁军不得安宁,莫非是故技重施?”

  诸葛亮不认为是这样:“若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