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狂士楚歌_[三国]得罪魏国全员后我走上了人生巅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逃不过铩羽而归的结局。

  究其原因,不是祢衡没有投效的门路,而是他看不上曹操,不愿为曹操幕臣。

  不仅不愿,还要时不时送曹操一个激情辱骂套餐。

  可惜说出的话没有撤回功能,曹丕正想着该怎么把话圆过去,假装无事发生,就听到郑平的回答清楚地传入耳中。

  “士者当存以高志,衡虽不才,亦有随流之心。”

  听完这番话,曹丕心中先是茫然,随即变成了惊恐。

  怎么回事,狂士祢衡怎么突然谦虚起来了,他还能见到明天的太阳吗……

  大概是曹丕的心声太过澎湃,仿佛跨越了屏障被郑平清楚地听见,郑平突然对曹丕笑道:

  “适当谦虚罢了,二公子不必当真。”

  曹丕“……”了片刻,觉得自己早该看透这样的结果。

  他正想岔开话题,又听郑平说道,

  “此次留在许县,正是为了心中之志。若能一展抱负,自然再好不过。”

  曹丕来回琢磨了两遍这话,方读出言外之意。他惊愕而不敢置信地看向郑平,好似看见天崩地坼的奇观:

  “……此话当真?”

  郑平没有直接回答,只说了句看似无关的话:“若能得二公子一句说项,诸事可成。”

  曹丕沉默。

  郑平这句话仍带着以往的傲意,可话中的含义与以往截然不同。

  他竟变相答应了入曹任仕的要求。

  曹丕毫无真实感地消化了这个消息,突然情真意切地道:

  “祢兄,司空年事已高,你……且轻一些气他。”

  郑平设想过曹丕的反应,可他没有想到,曹丕在接到他投名暗示之后,第一句话不是表示惊愕激动,也不是质问怀疑原因,更不是“曾经的你对我爱搭不理,现在的我让你高攀不起[1]”,而是带着少许内涵意味的“请你看在曹操年纪渐大的份上,轻一点气他”。

  不说“不要再气”,也不说“少气”,而是“轻一点气”……这个灵性的用词,即便是作为小半个罪魁祸首的郑平,也不由开始反思自己对曹操父子的精神伤害是否过于严重。

  他深切地开始反思,但并不悔悟:“二公子多虑。我待司空如长兄,偶有些许口角争纷,亦是拳拳手足之情,何来气他之说。”

  曹丕没有辩驳,内心却是吐槽充盈:

  这叫什么手足之情,是断手断足之情吧?

  郑平没有再在这个话题上多说,转而问起另外一件事。

  “今日在司空府外,我见到巨鼓,却未见到鼓槌,这是何故?”

  听到这句话,曹丕脑中出现一瞬的飘忽感,自然而然地转开目光,岔开与郑平对视。

  根据满满的求生欲,他当然不会告诉郑平真相:

  各衙的鼓本是为了紧急聚集人员所用,自从祢衡上回闹出了一场“击鼓骂曹”,把衙门前的大鼓敲得震天响,鼓音伴随着新奇脱俗的谩骂之语传遍整条街巷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