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狂士楚歌_[三国]得罪魏国全员后我走上了人生巅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己尽心竭力。

  但他把握着分寸,放饵给县尉咬。最后那句不轻不重的揶揄,既不会让县尉真的恼羞成怒,又给他安了心。

  至于县尉之后会不会请示曹操,这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郑平找到卖吃食的市,买了点填肚子的主食充当午餐,思绪飞转,想到了原主的姓名。

  原主姓祢,名衡,字正平……这个字倒是与他的姓名发音相近。

  引起郑平关注的倒不是这个与他有缘的“字”,而是原主的姓。

  祢。

  根据他的知识储备库,他可以肯定:从古至今,除了祢衡以外,似乎没见过第二个姓“祢”的。

  有关“祢”这个姓氏的文字记载,唯独只有一个“祢衡”。

  如果是姓氏变更、族群失传,现代没有姓“祢”的人倒是可以理解,可为什么古代也没有?

  究其原因,无非只有两种可能——

  其一,“祢”这个姓氏确实是古代一个十分小众的姓氏,族群不多,在历史上留下雪泥鸿爪的唯有祢衡一人。

  其二,“祢”这个姓氏……其实是个伪姓。

  换而言之,祢衡这个名字——极有可能是原主的化名。

  想到这,郑平不由哑然失笑。

  如果“祢衡”这两个字真的只是原主起的假名,那么……这个少年确有几分轻狂。

  根据古时之人的称谓,“父”代表亲生父亲,“考”代表死去的父亲,而“祢”……则是指宗庙中供奉了牌位、接受子孙跪拜的亲父与嗣父。

  单从字面意思上理解,若是把“祢”作为假姓,大概可以解读成“我是你跪拜的爹”、“给你爸爸行礼”……结合原主的脾性,还真有几分可能。

  再加上原主箱箧中一些不可能出现在寻常人家的宝物,对于他的身份,郑平多少猜到了几分,只不知那张写了“祢衡”大名的通行证(传书)是怎么拿到的……

  正想得出神,郑平突然感到衣裳右摆传来一阵拉力。

  低头一看,只见一个六、七岁左右的垂髫小童正抓着他的衣摆,昂着头,面无表情地望着他。

  恬然从容的神态不免一僵,郑平与那小童大眼瞪小眼了许久,见对方仍然拉着他的衣摆,却是一句话也不说,郑平沉默许久,将视线落在手上吃了一半的蒸饼上:“……你想吃?”

  小童没说话。

  郑平犹豫了一息,指向不远处的饼摊:“你松手,我再买一个给你。”

  小童终于动了,却是微微摇了摇头,仍然直勾勾地盯着他。

  从郑平的视角看来,小童的目光似乎直盯着他手中啃了一般的饼……郑平没想到这孩子对自己吃了一半的饼竟爱得如此深沉,便掰去自己咬过的部分,把剩下的那部分递给他。

  小童没有接。

  郑平眼中的疑惑渐浓。

  “不是这个……?那你在看什么?”

  小童仍然没有说话。

  郑平忽然想起“造物主”曾与他说过:当与孩子沟通时,最好蹲下身与他们平视。这样既能表现出自己的友善与尊重,又能让他们卸下防备,主动打开心扉……

  当然,原句最后还有一段“不要用惯常的刁嘴巴对付他们,你会把他们吓哭,不会说话就给我闭上嘴”,已经被郑平自动忽略,还给了对方一堆垃圾话作为回敬。

  见眼前的孩子仍执着地仰望着他,郑平曲膝半蹲,学着亲和力极强的好友,用自己最大的耐心,温声询问道:“怎么了?”

  小童仍然没有说话,却拿小手摸了摸郑平脸上的淤青。

  郑平来不及遏制眼中的惊讶,就听旁边传来一个粗粝的怒叱:

  “好你个祢衡,不但四处欺辱他人,竟连我痴傻的侄儿也不放过!”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