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狂士楚歌_[三国]得罪魏国全员后我走上了人生巅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胜算。”

  “可你与我过了二十招,并未落于下风。你若不试,如何知道你胜不了我。”

  “将军英勇善战,便是没有甲胄与长戟,亦可能胜我一筹。将军为何不弃甲丢戟,赤手空拳与我一战?你若不试,如何知道你胜不了我?”

  所说的话被原封不动地堵了回来。吕布见郑平将这防御闪避的身法称作自己的“甲胄与武器”,不再强求对方与自己正面进攻,只全力追击。

  又过片刻,他实在被这“拿刀砍水”的较量弄烦了,直剌剌地问道:“除了这个,你还擅长什么?”

  吕布问的是武艺,他知道郑平懂他的意思。可不知道郑平是真的理解错了,还是故意为之,竟真诚地回了他一句:

  “骂人。”

  即便是粗神经如吕布,也被他这个回答震到了。

  “我问的不是这个……”

  就算他问的不是武艺,正常人在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会说自己擅长骂人吗?

  吕布一击未中,撤开半丈之远。

  他见自己光顾着对战,另一端的战局不太顺利,便想早点结束这无聊的相持。

  “就算再这么打下去也没有任何结果,你不如说说你还有什么别的擅长的武艺,我们一技定胜负。”

  郑平亦撤马退后半丈,听了吕布的话,他并未立即回答。

  吕布当他还在犹豫,径直提议道:“我看你射术不错,不如我们来比一比这个?”

  “有将军‘辕门射戟’的壮举在,我的射术不过是班门弄斧,不值一提。”

  吕布挂念着战局,若是旁人,早就转头走人。但他念着比武之义,没有轻易做出不尊重对手的事:“那你有什么擅长的,我与你比划比划?”

  “那便以兜鍪上的红缨为信,谁先摘下对方红缨,即是胜者。”

  吕布应下,提戟上前。

  方天画戟闪电般刺向郑平,郑平这次未侧身躲避,也未以枪卸力,而是在马具上用力一按,腾身而起,脚尖踩在戟背上,沿着戟杆往前。

  吕布一惊,用力翻转长戟,欲将郑平甩下去,可郑平借着他甩动的力再次翻身,如同一道雷亟,转瞬来到他的身后。

  察觉到后方的动静,吕布想也未想,腰间佩剑出鞘,直刺身后,但却被一柄枪杆隔开。

  下一刻,红缨落地,吕布接住坠落的红绳,心有余悸地眯起眼。

  “你——”

  他终于知道对方口中的“不擅长兵”是什么意思。

  郑平此时已回到坐骑,一手握着断裂的枪杠,另一只手握着一柄锋锐无匹的利剑。

  可他握着剑的右手,用的并非持剑之法,而是将剑身反折,更像握着一把匕首。

  果然是不擅“长”兵。

  “刺客……”

  吕布戒惧地盯着郑平,不敢想象对方刚才瞄准的若不是自己的红缨,而是自己的脖颈……

  郑平收剑入鞘,横过剩下的半只枪杆,行以抱拳礼:“承让。”

  吕布回以一礼,未做多言,即刻驾马离开。

  李典并未弄明白吕布方才的异样神色,他见吕布似被击退,转而去往其他地方,不由惊讶地看着郑平。

  吕布曾为轻侠,与民间游侠为伍,见多识广,只凭借郑平最后的一招与断缨时的握剑手法辨认出他的“所长之技”,立生戒惧。

  而李进出生富户豪族,武艺皆从家学所得,对外面的诸事并不了解。他不能看出郑平与吕布最后那一眼的含义,更没有注意到吕布所注意的细节,只以为郑平身形瘦弱,不够强壮,但胜在身手敏捷,故而取巧胜了吕布。

  李进顺手解决朝他发动攻击的敌军,驾马挨近郑平:

  “何时我俩也比试比试?”

  郑平慢悠悠地道:“你比武时险些破开了吕布的袴裤,就不怕我依法炮制,在比武时破开你的袴裤?”

  李进:“……”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