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 兵事_从卫所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深夜,众人熟睡之际。

  安奠堡的东门被悄悄的打开,十辆大车在马匹的牵引下进入了军营。

  赵安领人早早就等候在这里。

  见赵金走来,缓缓开口道:

  “都在这了?”

  赵金点了点头。

  “那还等什么,快点卸货。”

  “诺。”

  等三十多个箱子都被卸了下来,赵安挥挥手,士兵们纷纷会意,撕开封条,将所有箱子打开。

  赵安的眼神迅速掠过每一个箱子,发现里面除了三箱是白银外,大多都是兵器,铠甲。

  赵安露出冷笑:

  死的不冤!

  我大明边军从来只做出口生意,什么时候会掏钱从朝鲜进货,那这批军器的买家可想而知了。

  众人却想不了这么多,自觉的算起了缴获的具体数目。

  “鸟铳三十支。”

  “山参两箱。”

  “锁子甲三十套。”

  “弓八十把。”

  “刀剑六十把。”

  “珠宝一箱”

  ……

  赵安身旁的兵房主事徐文龙飞快的在账本上做着记录。

  “统计完后通通搬到库房里。”

  “诺。”

  众人拱手领命。

  嘱咐完下属,自律的赵大人快步走回卧室,不一会儿,卧室的灯光就暗了下来。

  …………

  次日清晨。

  沉厚的战鼓声响起。

  各小旗的军士迎着晨晖在校场上排列好了队伍。

  赵安身穿细叶札甲、手扶佩剑,在两个家丁的陪同下缓缓走上点将台。

  话说这套甲还是他爹留下来的,据他爹讲还曾经穿着这甲在朝鲜杀过倭子,也不知是真是假,不过这甲实在沉重,赵安估摸着得有六十斤。

  之所以穿上这身除了显示自己最高长官的身份之外,又是为了衬托自己威武的形象。

  见赵安走上点将台,三弟赵义上前一步大声喊道:

  “启禀大人,安奠旗军全体官兵三百三十六人全部到齐,请大人训话。”

  赵安双腿岔开,大马金刀地坐在了椅子上,双手拄剑,环视台下众军。

  ————————

  本来按照卫所编制,一个百户下辖两个总旗、十个小旗,合计旗军应有一百一十二人,赵安的人马却严重超标。

  深感不妥的赵安随即大把银子送入指挥使司衙门,庄远山了解情况以后,以安奠民多,寻常百户所不足以护民为由,从中千户所抽调一个总旗驻防安奠。

  这个总旗名义上归中千户所,实际归赵安节制,官兵也都是由他安排。

  什么?还多出一百六十八人?

  洪武谕令:

  “每一军户出正军一名。每一正军携户下余丁一名,在营自理,辅助正军,供给军装。”

  卫所旗军本来不只是正军,还有余丁,不过后来由于军户逃役严重,正军都凑不齐,那就更别提余丁了。

  显然赵安手下多出的这一百多人便是随军余丁。

  在身穿布面短罩甲、头戴朱红勇字盔的旗军旁,还站着两队身着长身布面甲、头戴红缨笠盔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