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六十三章 辩论_大国重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么会认为装备公司对此事没有责任呢?”

  冯啸辰轻轻哼了一声,问道:“主持人,你凭什么认为是100万千瓦机组技术导致了人身伤亡呢?”

  “这是网络上的共识啊。”主持人轻描淡写地答道。

  “网络上哪些人的共识呢?”冯啸辰反问道。

  主持人说:“哈佛大学的高磊教授便是持这种观点的,他的学术水平,我想大家都是了解的吧?高磊教授认为,中国在80年代引进了美国的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两种规格的火电机组技术,至今仍未消化吸收。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追求所谓的世界领先,仓促推出100万千瓦技术,这是一种好大喜功的表现,因此而导致重大伤亡事故,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冯啸辰淡淡一笑:“主持人,我想提醒你一点,高磊教授是一名经济学教授,他对火电机组技术完全是门外汉。我们在80年代引进了美国的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技术,早在90年代中后期就已经完全消化吸收,并推出了升级换代产品。我们推出的自主知识产权的60万千瓦机组技术,水平优于向我们转让技术的美国西易公司,这一点是得到了西易公司工程师的认同的,主持人如果有兴趣了解其中的细节,我可以请龙山电机厂把西易公司与他们联系的信函复制一份提供给你。”

  “这倒不必了,冯总既然这样说,想必是有根据的吧。不过,冯总刚才说的,仅仅是60万千瓦技术吧。”主持人有些窘了。冯啸辰说西易公司的工程师也承认中国技术更优,而且有他们与龙山电机厂之间的信函为证,这显然不会是信口开河。冯啸辰毕竟是专门干这一行的,他说的话,自然要比高磊的话更加可信。

  “或许我们已经掌握了60万千瓦的技术,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采用这种更成熟的技术,而要采用不成熟的100万千瓦技术呢?”主持人问。

  冯啸辰反问:“你又是听谁说我们的100万千瓦技术不成熟呢?”

  “那么,这次的事故如何解释呢?”主持人找到了说辞。

  冯啸辰说:“这恰恰是我想要对观众朋友们澄清的。这一次瑞山电厂工地的事故,是工地冷却塔建设过程中发生的脚手架坍塌事故,与使用什么型号的发电机组没有任何的关系。一些网络文章或者是因为无知,或者是出于故意,把事故解读为因为采用100万千瓦机组而导致的结果,进而质疑100万千瓦机组的技术水平,这是一种移花接木的手法,是在向中国装备制造业泼脏水,误导网民。”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王振斌也发话了,“这一次的不幸事件发生后,我看到了网络上的很多评论。有一些评论是比较中肯的,认为我们现在基础建设的规模大了,不能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