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一十九章 找人买单_大国重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业去参展的想法。这一次参展,罗冶花掉了五万多美元的外汇,却颗粒无收,这让罗冶的厂长在上级领导那里丢了面子,据说还有领导在背地里说罗冶的厂长好大喜功云云。不过,厂长对出这个主意的王伟龙并没有任何一点抱怨的意思,这反而让王伟龙很是觉得内疚。

  冯啸辰的看法却是不同,对于王伟龙所说的连累厂长受批评的事情,他评价道:“不管怎么说,你们都是开创了时代的人。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第一次参加慕尼黑博览会,这是会被记入历史史册的事情。”

  “但愿历史能够记住我们吧。”王伟龙讷讷地说道。

  “慕尼黑博览会是三年一届,那么下一届不是很快就要举办了吗?这一届,你们打算如何参与呢?”冯啸辰又向王伟龙问道。

  王伟龙摇头道:“我们估计是不会参与了。”

  “为什么?”

  “没有外汇啊。”王伟龙解释道,“上一次,我们花了5万多美元的外汇,结果一个合同也没签下来,人家都说我们是借机去游山玩水的。这一次,我们就算想去,也过不了外汇这一关。”

  王伟龙的话很快就得到了验证,当装备工业公司向几家生产工程机械的企业发出参加慕尼黑博览会邀请的时候,这些企业不约而同地表示了为难,主要的理由就是所需的外汇难以解决。参加一次博览会,需要租场地,派工作人员,这都是需要花钱的事情。如果再想把产品运过去参展,花费就更大了。这些企业的领导可不像冯啸辰那么乐观,他们都是走一步看两步的人,对于能够在博览会上签下订单,他们实在是缺乏信心。如果去参展,却签不回单子,又花了这么多钱,对上对下可就都不好交代了。

  “啸辰,你确信这一次大家能够签下订单吗?”

  王根基也曾在私底下这样问冯啸辰。

  冯啸辰道:“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毕竟我们的产品和别人相比,还有一些差距,用户会不会买账,谁也说不准。不过,我觉得就算是签不下订单,能够去露个面也是好的。”

  “一家花十万八万美元,就为了去露个面?”王根基撇着嘴说,“现在国家对外汇卡得非常严,咱们装备工业公司为参加这次展会申请外汇额度,也是打了十几个报告才批下来的。那些企业没有咱们的面子大,申请外汇就更困难了。”

  90年代中期的中国,还处于严重的外贸逆差之中,外汇是受到严格管控的。当然,相比80年代,情况又好得多了,那时候国家几乎没有机动外汇,像装备工业公司这种情况,就算打十几个报告,也不见得能够得到外汇额度。罗冶、林重这些企业,每年都有一些引进技术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