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881章 功在千秋_调教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够了,大宋只要求西夏“不战”,其它都好说。

  他只要不打,大宋就还撑得住!

  而大宋国内的形势,比之边事还要好上一些。

  朝廷财政虽然还是吃紧,可是,去岁一个惊天消息把整个大宋震的是外焦里嫩。

  涯州一地,田亩不过五十万之数,年收粮米....

  五百万石!!!

  ......

  什么概念?

  也就是说,涯州哪怕按最基准的农税上缴,不加杂捐之钱,即可向朝廷交付农税五十万石粮米。

  五十万石粮,正好相当于每亩田地缴农税一石......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要知道,大宋全境有造册耕田一亿两千万亩,去除官田、学田、职田和私田,去岁收取粮税,算上杂捐苛税也不过两千四百万石。

  这意味着,全宋的田地除了涯州,把役钱、苛税都算进去,每亩土收给朝廷的产出也不过就是涯州的五分之一!!

  ......

  赵祯也好,文彦博也罢,连富弼这种老成持重的人都惊的一宿没睡着觉。

  朝堂上的相公们都不敢想,要是全宋的粮产水平都和涯州一样......

  好吧,纵然这里面有涯州每年可种三季的优势,可是,满打满数,把北方两季、天寒减产的因素都算进去,能达到涯州的一多半儿应该不难吧?

  那可就是原来农税的三倍啊!

  再加上这个捐、那个役,朝廷多收个千八百万贯银钱......那不就是玩儿一样?

  这还不算什么,粮食增产的意义可远不止朝廷的收入。

  农户手里余粮大增,那意味着整个大宋都要富起来了。

  不缺粮,就意味着民间抗灾能力的增强,朝廷赈灾成本的下降。

  百姓手里有了粮,第一件事干什么?

  生孩子!

  人口将会前所未有的大涨!

  从长远来看,暴增的人口又会拉动商业和其它方面的成长!

  ......

  而且,做为掌管王朝的皇帝和相公们,他们比普通人知道的更多,看的更深远,那就是:大宋的土地还远远没有开发完全。

  唐奕当年在观澜给儒生和相公们上财税课的时候,曾经给大伙算过一笔账,大宋现在的土地耕种率还远远没达到饱和。

  别说饱和了,连“物尽其用”都没达到!

  按唐奕的说法,大宋的土地耕种率还没到五分之一,有十之有八的土地不是荒芜闲置,就是还没被开发出来。

  什么概念?

  就是只要大宋想搞,再加上新粮种高产高收的诱惑,大宋的农税就大有可为,甚至可以大为特为!!

  ......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