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63章 民族统一_调教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衣衫使劲儿地裹紧。

  “江山社稷是为大义......”

  吴育直起身子,却是看着唐奕悠然开口:

  “牧一方百姓安乐,也是大义!!”

  “这些人跟了你,将来是死是活,却是要看你癫王的本事了啊。”

  ......

  唐奕也把自己的罩衣披在一个黎族孩子身上,听了吴育的话,只穿中衣,高揖过顶。

  “奕,定不辱命!”

  ......

  曹佾在一旁怔了一下,倒不是唐奕和吴育的此番作为触动了国舅爷的神经,而是......

  如果他没记错,这是近几天来,唐奕第二次这么郑重地给吴育行礼,说出“定不辱命”这句话了。

  按二人的交情来说,唐奕根本不用这么正式。

  为什么?

  ——————

  等安顿好炎达全部,众人往回走,曹佾特意避开吴育,把唐奕拉到一边。

  “你和吴相公怎么回事?”

  “什么怎么回事儿?”

  “什么‘定不辱命’就行那么大的礼?”

  “哦!”唐奕恍然。

  “那是吴老头儿应得的。”

  曹佾更是迷糊,怎么就应得的了?

  唐奕解释道:“换做以前的吴育,万不会与我说这样的话。所以,我敬重他的转变,施大礼,不为过。”

  曹佾不信,“吴春卿虽然和你老师曾经有过一段不愉快,可是为人还是没问题的,算是心怀家国的好相公。换作以前,也一样见不得百姓疾苦。”

  唐奕轻笑反问,“哪儿的百姓?”

  “哪儿的百姓不是百......”

  曹佾顿住了,也终于明白唐奕话中之意。

  唐奕赞叹道:“吴育也好,别人也罢,包括我的老师们,他们都是好官,都是好人。”

  “可是,他们的这份好,又何曾给过夷狄南獠?”

  说白了,士大夫的善针对的是汉人。对于四边之蛮,他们从来也不曾存过一丝怜悯。

  这无关道德,乃是烙印在民族血液里的东西。

  自古以来,只有汉人才算是大宋子民,只有汉人才是高人一等的天朝娇民。

  “这很重要吗?”曹佾有些不解。

  吴育把黎峒也当是宋人一般,嘱咐唐奕要善待。在曹国舅看来,这不算什么大事儿吧?

  “很重要!”唐奕十分认真地回答。

  曹佾是将门出身,终究不是儒家正统,不明白这些老儒们的固执,也不明白在唐奕眼里这代表着什么。

  同情异族,进而慢慢的开始真正认可他们是大宋的一份子,再进而在未来的某一天使他们真正融入到大宋这个大家庭,像汉人守护自己的家园一样守护大宋。

  这样的意义才是最非凡的!!

  在唐奕看来,吴育有这样的转变,或者说,朝中那些围绕在他身边的有识之士有这样的转变,绝对是划时代的,不亚于一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