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3章 官、兵、钱、税、农、商_调教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成为千古罪人的!”

  王拱辰字字千斤,直指范仲淹。

  ......

  “唉!”唐奕一声轻叹,为老师解围。

  “王中丞不用咄咄逼人,此次与我师无关,乃奕一手推动。”

  “哼!”王拱辰冷哼一声。“范公当真是教了一个好弟子啊!”

  说到底,王拱辰可以顺应时事与唐奕方便,甚至在许多时候站在唐奕这边。但是,革新是根本政见相悖,没有转圜的余地。

  极尽讥讽地揶揄道:

  “师父闹了一场,现在轮到弟子再来一场!?”

  唐奕暗自摇头,说心里话,他是不愿意让包拯,王拱辰,乃至唐介这样的直臣参与其中的,不够和他们费口舌的。

  可是不行,革新不论是“劫富济贫”,还是“分蛋糕”,说到底还是革新,实在太敏感了,要是台谏压不住,没等他把招式晾出来,朝廷就已经翻天了。

  “王中丞,且听我把话说完。”

  “此次革新与庆历之举从本质上就是不一样的。”

  “哦?”却是不等王拱辰发难,包拯已经冷声疑道。“老夫倒要听听,有何不同?”

  王拱辰一皱眉头,老包怎么还跟着他起哄?有什么可说的?

  包拯看出他的心思,轻声劝慰:“听听无妨。”

  ......

  “这么说吧。”唐奕朗声道。“之前不论是奕,还是陛下与老师,都认为庆历之举之所以不能成功,根源不是《陈条十事》不够好,根源是《陈条十事》动了太多人的利益。”

  包拯点头,“革新当然要与许多人的利益与政见背道而驰,这是绕不开的事情,大郎现在行的新举又有何不同?”

  “当然不同!”唐奕给出一个让包拯意外的答案。

  “我也不与各位画饼放空了。”大道理是说服不了这些扭臣的,直接取出事先就准备好的几支竹签往桌上一放。

  老包和王拱辰拿起一看,只见一支竹签上一个,。分别是:官、兵、钱、税、农、商。

  二人一看就懂,这是大宋面临的最直接的问题,也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官:冗官难除,致使朝廷费杂奉厚,所累颇深。

  兵:只燕云一战,大宋军队的问题就已经暴露无余,百万禁军,竟只有二十万可用之兵,已经到了不治不行的地步。

  后面的钱、税、农、商其实是一个意思,无外乎开流节源,为朝廷增加税入,唐奕只不过是把它们细化了而已。

  唐奕指着这六根签,“两位选一个吧,奕一项一项地与二位解释,看看我的办法可行与否。”

  “......”

  包拯拿着六条签又看了看,签签当动,签签值得先行。

  抬头看向唐奕,“若是大郎要动,先动哪个?”

  唐奕缓缓抽出其中一支,放在二人面前。

  只见上面一字——钱!

  王拱辰一怔,钱?就是钱荒?

  “大郎有钱荒之解?”

  唐奕轻笑,与赵祯、范仲淹对视一眼,“不瞒王中丞,钱荒之解早在五年前就已经想好了,只不过一直没有实施罢了!”

  “没有实施?”

  “对。”

  唐奕点头,把银圆之事和盘托出,并把做蛋糕和分蛋糕的道理与二人细说。

  直听得王拱辰目瞪口呆,心道,还真和庆历不太一样。

  “大郎真能做到无惊无变、四平八稳?”

  唐奕摇头,“我做不到!”

  “所以,才把王中丞叫到这里来。”

  唐奕诚恳地看着王拱辰,“今日叫王中丞来,不是让中丞站队,更不是让中丞帮我摇旗呐喊。”

  “那你是何意?”

  唐奕整冠肃礼,“不求中丞偏帮半分,只求中丞秉公而行,不带偏见地看待这次革新。如遇政见相悖之臣,不求中丞挡下反对之声,但求中丞挡下那些无理取闹的.反对之声!”

  “......”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