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39章 比天下第一科更牛的_调教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朕特为你开一科,是不想愧对功勋。然也非徇私,以百官在侧,万民监考,就是维持一个公正。”

  唐奕缓缓摇头,抬首望向赵祯。

  “如此说来草民更不敢受。”

  “陛下心意,草民明感五内,可举试不是这么个考法。”

  “文生应举,一来,检验所学;二来,以才效国。”

  “而东华门外唱名之所以万众瞩目、光耀当代,除了以上两条,还因那千军万马过独桥,众人皆黜我独鳌的荣誉感。”

  “草民若要取试,必要同年竞考,分出个三六九等,方才痛快!”

  “若要状元之名,必要东华门外,昂首挺胸把天下仕子比下去,那才叫状元。”

  “功名是考出来的,而非陛下赏出来的。”

  “状元草民若有兴趣,四年之后,重返贡试拿来便是,何用陛下赏赐?”

  说到这里,唐奕面色从容,眼神略有不屑,“这样的功名不要也罢!!”

  广场上有一头算一头,都特么听傻了。

  百官万民也是服气,要不怎么说他是唐疯子,别人学也学不来呢。

  这分傲气,也特么是没谁了!

  看看人家说的那话:想当状元,再等四年,去拿回来就是,何用皇家赏的不明不白。

  “拿”

  人家用的是“拿”,说的就跟去自家地里拔棵萝卜一样简单。

  文彦博冷汗都下来了。

  这几天,他的认知就一直跟不上想像力,而想像力又跟不上实实在在发生的事实。

  本以为,白衣入卿相这事儿就够玄乎的了,结果,赵祯来了一个天下第一科

  本以为,这个天下第一科、“特赏的状元”就够扯淡的了,结果,唐奕很不在意地来了个辞不受,要自取之

  把“蛋”直接扯上了天。

  原来,比万众面前天下第一科更牛逼的,是在万众面前拒了这天下第一科。

  高啊!

  文彦博就差没给唐奕上柱香了,敬仰之情那真叫一个滔滔不绝。

  小师叔是真他-妈高啊!

  只要往那案前一坐,名声就算站起来了。

  可是,不往那案前一坐,这个名声是特么飞起来了!!

  大良贤士、深明大义、识体为公,自我牺牲

  只要是好词儿,你就往他身上招唿吧,肯定错不了。

  而且,这么做还有另一层好处。

  官家弄这么一出,是觉得愧对唐奕,觉得这于唐奕名声有利。但这么做却也不是全无坏处,至少朝臣们心里会不平衡,唐子浩这还没拜相就这么宠着,待入了朝那还了得,自然会有担心。

  可是,唐奕这一不受,既得了名声,又打消了朝臣们的顾虑。

  至少,不管官家怎样,在群臣眼中,这个唐子浩还是懂事儿的、识大体的、有分寸的

  话既然说到这个份儿上,赵祯就没法再说什么了。幸而唐奕不受反而比安然受之效果更好,赵祯也就没什么好纠结的了。

  “幸得子浩,我大宋之福也!”

  “陛下圣明”

  什么都不懂的百姓又一次山唿开来。

  登时,宣德门大开,唐奕由正门、正道入宫。

  这是新科进士才有的待遇,一生只此一次可走皇城正门入宫。

  只不过,进士们走的是东华门,算是皇城的侧门,而宣德门

  贾子明眯眼看着坦然入宫的唐奕,心中更加阴沉。

  一个疯子已经够可怕的了,而一个有分寸、知进退的疯子,老贾真不知道将来要如何与之争锋。

  大庆殿上,百官林立,天家高坐。

  李秉臣手持锦轴圣谕,身后的黄门内侍手捧紫服大袍、长翅乌纱、白玉朝圭,一应官仪所用俱全。

  待唐奕行至大殿正中,赵祯郑重与李秉臣道:

  “宣吧!”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