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8章 软柿子_调教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儿还是觉得,观澜书院这一出弄得有点太招摇了。

  就算你有一百多儒生应举,能中几个?弄这么大的动静完全没有必要。

  最后,还是大家占的便宜多,因为这么一闹,全宋加了一千多个解额,随之会试也有增录,预计殿试最少也得加个五六十个进士第。

  ......

  这个结果太让唐奕意外了,两百多个解额,这要是再考不上,那就特么趁早回家哄孩子去算了!

  ——

  转眼又是半年。

  进五月中开始,开封大雨不断,一连下了半个月,进了六月也不见停的意思。

  开封城的排水系统再也无法承受如此天涝,河槽盈满,汴水倒灌,城中一片汪洋,淹毁民房无数,百姓罹难。

  对此,唐奕也是无能为力,只得如庆历八年一般,全力配合朝廷赈灾。

  而朝廷在全力救灾的同时,还有另外一事搅得举朝不宁——

  狄青真的被弹劾了。

  ......

  本来唐奕觉得,对于狄青的攻伐不太可能在这一时空重演。

  在原本的历史中,狄青被文臣集团所不喜,又游离在将门之外,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边缘化人物,加之文彦博为首的文臣明的暗的一起上......

  又是狄青在相国寺避涝期间身披黄袍,效仿太祖黄袍加身;又是狄青家的狗生独角;又是有金光加身,反正是无所不用其极地把脏水往狄青身上泼。

  可是,现今的情势是,文彦博是唐奕这边的。之前唐奕不放心他容不下狄青,还特意警告文扒皮别动狄青。

  而将门也在唐奕的掌控之中。不会与狄青为难。按说,以往的那一切就不应该再发生了。

  可是,出乎唐奕意料的是,狄青不但被再次构陷,而且照这个事态发展下去,比原本的历史还要严重!!

  唐奕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他忘了,这一条轨迹上的狄青虽然没有原来的“人缘”差,但是他却比原来的历史挡了更多人的路。

  这不能怪狄青,而是要归罪于唐奕。细想下来,大宋朝已经很多年没有换过宰相了。

  文彦博自从到苏州反醒了半年回来之后,再没出过中枢,已经做了四年的宰相。

  富弼回朝之后,先是平章事,后又入昭文馆任内相,也已经六年。

  贾昌朝就算再不招人待见,也是四五年的首相未出。

  宋庠是一会儿入馆,一会儿出三司,从庆历七年回朝九年之间,就在外任了半任知州。

  庞籍、丁度也只出过一任。

  而最牢靠的是吴育,这老头儿不显山、不露水,存在感不高,但却已经在政事堂呆了十多年之久了!

  不知道不觉间,大宋朝两年换三相,十位相公九新人的局面早已经不复存在了。

  东西两府风水轮留转的旧态,生生让文扒皮他们那几个人做成了“铁饭碗”。

  这样的好处当然不用说,专司其职,政令畅通,朝廷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高效过。

  但是,坏处也是明显的......

  特么一堆的大能贤仕在那儿排队等着当宰相呢啊!!!

  王圭、陈执中、韩琦等等一大堆人,在原本的历史中都是大放异彩,封侯拜相的角色。

  可是现在......

  放下去就再没了音讯,有的一连任了两三任知州还没轮到回京供职的机会,当然会有不满。

  什么时候开始,宰相上去就下不来了?

  在所有人都挖空心思地想挤进中枢时,那问题来了:

  一个萝卜一个坑,挤谁啊?

  文彦博、富弼、宋庠、庞籍、丁度加吴育,这是赵祯的铁杆儿,唐子浩的喉舌,稳得不能再稳。

  老贾倒是像个风雨飘摇随时滚蛋的主儿,可是,赵祯和唐奕一句“留着有用”,就谁也动不了他。

  ......

  好像......

  也就一个狄汉臣算是个“软柿子”了!

  ......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