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1章 西北重镇_调教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育瞪着眼睛,声调都提了几分。

  这两天在路上,唐奕和宋家、庞家的那几个浑小子嘀嘀咕咕,还当他没看见,肯定没憋什么好事儿。

  唐奕一副被你打败了的样子,上前扶住吴育,“相公又想多了不是?”

  一边说,一边有意无意地往吴育的营帐走。

  “您看,就我们几个年青的想进城开开眼界。我能跑,杨二哥,还有这一厢禁军还能跑了?”

  吴育一想也是,可能是自己想多了。可是,嘴上又不肯服软,眼睛一立,“那可说不准!”

  唐奕道:“您老啊,就是疑心病太重!”

  吴育横了他一眼,叹道:“大郎啊,陛下让老夫此行听你的,老夫深知陛下必有其道理,也无异议。但凡事得有个界线,大郎明白吗?”

  “明白明白。”唐奕连连附和。

  老头儿的意思是,别过界,过界爱谁谁,谁也不好使。

  “您老就在营里安心呆着,我们真的只进太原。陛下让咱来给盐法铺路,那您总得让小子去看看,私盐在西北到底是个什么程度吧?”

  吴育一顿,“陛下果然是让大郎来办盐的?”

  “那当然!?”唐奕可没撒谎。

  只不过,办盐事不假,却不是在太原。

  “那......”吴育犹豫了。

  唐奕哪还等他松口?见他稍有迟疑,立马道:“那小子去了啊?回来给您老带好酒!”

  说完,一溜烟儿的就跑没影儿了。

  ......

  骑马出了山坳,唐奕他们六个再加上君欣卓,朝着太原的方向行去。

  贱纯礼不禁吐槽:“你也真够有耐性的,哄吴老头儿就跟哄小孩儿似的。”

  唐奕撇嘴道:“你懂个屁!老小孩儿,老小孩儿,别管多大的本事,上了岁数就架不住小辈们磨。”

  “要不,怎么你爹对我,比对你还亲呢?”

  “扯淡!”贱纯礼不干了。“那是我爹,当然是和我亲!”

  ......

  一路说笑,半个多时辰就到了太原城。

  太原位于莽莽太行山与吕梁山脉之间,所处是一条贯穿山西南北的断陷盆地带。南通关陇,北拒辽地,西北可直抵宋夏之交,东去则是肥沃丰饶的华北平原。

  作为西北重镇,太原历来是兵商汇聚之地,大宋西北最重要的军事要塞之一。

  自打翻过太行山,唐奕等人一路行来,入眼皆是西北苍茫之景,不同于中原的锦绣江山,多了几分广袤大气之感。而沿路州县,不论是人口,还是繁盛程度,与中原各州还是没法比的。

  但是,太原城却不同。

  三丈高的巍峨城墙围起一座巨城,甚是庄严。进到城中,更是人声鼎沸,穿流如织。

  宋楷看的新奇,“是不太一样儿哈?”

  开封虽比太原热闹得多,但是,却不像这里这般奔放。

  没错,就是奔放!

  一入城,那种西北独有的风情就已经印到众人的脑袋里了。

  开封九成九都是汉人,偶尔看到几个契丹装扮的蛮子,也都是大辽使馆的辽兵上街闲逛。

  这里,汉人不少,髡头皮袍的契丹装扮也不少。而更多的,则是党项人。

  唐奕甚至看到几个卷发碧眼的高昌人。

  整个太原城就像一个多民族大杂烩,连街道两边的店铺都是各有特色,一看就不是汉制建筑。

  范纯礼小的时候曾随范仲淹来过西北,给大伙儿解释道:“这里别看是军镇,但是大辽与咱们几十年没了战事,西夏的主攻方向也是永兴军路那边。所以,现在的太原,三国早就形成了默契,成了三境的商业集散地了,高昌黑汗的夷民也都来此互通有无。”

  丁源道:“那也不至于这么多蛮子吧?”

  唐奕笑道:“别瞎说,什么蛮子不蛮子?商人是少数,更多的还是百姓。虽不与我辈同族,却也是宋民无疑。”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