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3章 桃花庵歌_调教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依然在心中腹绯,倒看你能把最后一句添成什么样!

  唐奕立于牌前,也不迟疑,笔走龙行,在那三句诗后直接落笔。

  ......

  身后诸人都是神情一紧,萧巧哥一瞬不瞬地盯着看,口中又是喃喃念出声: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最后一句是“又摘桃花换酒钱”?

  不单是他,董靖瑶与刘几此时也是心绪难平。

  董靖瑶是感慨,这首挂了五年的残诗,终于补全了。好与不好都是其次,终究是出自唐子浩之手。

  只不过......

  董靖瑶下意识地望了一眼萧巧哥,这下阙却不是为了桃花庵而作。

  刘几一看最后一句是什么‘又摘桃花换酒钱’,已经在心中鄙夷了。

  四句连在一起皆是无病呻吟,完全没有实际的意境,虽然和前三句契合,但这一句填的,还真不如他的那句“岁过三秋染明前”呢!

  可是,还没等他开始得意,唐奕竟笔下不停,继续写道: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靠!!

  刘几差点没骂出声,不是四言诗?这还有下文?

  谁也没想到,“半阙郎”在桃花庵留下的三句诗,后面不是一句,而是很多句!

  谁也没想到,唐子浩会在五年之后,才在这个时间、这种心境之下,突然把那半阙诗补齐。

  ......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趣,酒盏花枝隐者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

  无花、无酒、锄、作、田!

  ......

  五年前,唐奕因这首《桃花庵歌》与当时的情景不合,才只写了三句。后来,不论董惜琴和董靖瑶怎么苦求,也不道出全诗。

  但是如今......

  这首《桃花庵歌》却正合了唐奕现在的处境。

  借诗讽今,唐奕这是明着告诉赵允让那帮人,什么功名利禄,在老子这儿,就是个屁!

  宁可老死花酒之间,也不愿躬身车马前。

  车尘马足非我所愿,酒盏花枝谓我所求。

  虽一在天上一在地,却是彼为碌碌我为闲。

  无甚不可,

  无甚可!

  “好诗!”

  待唐奕写完,萧巧歌忍不住欢声大赞,更是情不自禁地靠到近前,扯着唐奕的衣袖,“小妹就知道,唐哥哥一定有佳句的呢!”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这世上的人都只道唐子浩是唐疯子,又有几人能懂他眼中的大义、心中的坚持,和性子里的洒脱不羁呢?

  唐奕痛快地长出一口气,心道,老唐啊,反正咱们是“一家子”,谁用不是用呢?就先让我痛快痛快吧!

  把大毫毛笔直接往地上一扔。

  “痛快!”

  回头横了一眼刘几,一言不发的在萧巧哥和君欣卓的簇拥之下,转身进了桃花庵。

  放在以前,刘几敢这么挤兑唐奕,不大耳刮子扇他,唐奕就不是唐奕了。

  可是,经过这次波折,唐奕反而沉稳了不少。

  像刘之道这种酸秀才,你就算扇了他,又有什么意义?

  好吧,主要还是,扇他没什么成就感!

  况且,这首《桃花庵歌》也不是为了和他至气才补全的。

  唐子浩在人前第一次补了下半阙,要是没点儿作用,那还写来何用?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