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77章 幕后之人_调教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被送出了宫。

  之后,杨王早夭,又有雍王、荆王也都没活长,但是那个孩子却一直再也没入宫。

  那个孩子,就是汝南王的十三子,赵宗实。

  眼看赵祯已经四十有一还无皇子降世,若再无龙儿,就算赵祯想拖,朝臣们也不会干了。必会逼着赵祯过继族亲,以立国本。

  那过继谁呢?

  可能没有人比赵宗实更有优势了,毕竟当年入宫的就是他。

  但是,如果只是这些,唐奕也不敢去怀疑一个郡王,还要感谢赵祯的那一次试探。

  文彦博上本要监管观澜商合的时候,赵祯玩了个心眼儿,试探了一下众人。当时他先问赵允弼,北海郡王是附议了文彦博的奏请。而轮到汝南王,他却是反对的。

  正常的逻辑,赵允弼想对观澜下手,而赵允让反对,应该怀疑赵允弼才是。

  但是,真正的逻辑恰恰相反!

  如果在不知道观澜之中有赵祯的影子的情况下,把观澜收归朝廷监管,不论是对朝廷,还是对皇家,都是有利的,赵允弼附议无可厚非。

  只有知道观澜的底细,也知道赵祯肯定不会同意文彦博的奏请之人,才会本能地顺应君心来反对。

  那赵允让是怎么知道观澜的底细的呢?

  如不刻意去查,他是绝对不会知道的

  至于为什么会牵扯到唐奕,还有心加害?

  那就更不难猜了。

  当年,赵祯来了一趟回山,回宫之后就把柿蒂养气散给停了。过了半年,张贵妃就有了喜,而现在曹皇后也有了喜,显而易见,是和那趟回山之行有关。

  再者,唐奕的观澜商合与曹皇后一家走的又那么近,种种迹象都把矛头指向了唐奕。

  不管是不是汝南王,那个打赵祯主意的人,都应该恨唐奕入骨吧?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