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5章 派人入辽_调教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后朝廷一复朝,唐奕就先给自己拟了一张契约,把华联仓储从自己的生意里面分出来,以华联六成的份子入股观澜商合,占股一成。

  现在,华联把铺子开到了大辽,将来就要涉及到很多官面儿上的事情,再由他一个白身掌控就有些不合适了。其实这和原来也没什么分别,只不过是左手换到右手,为了让朝廷安心罢了。

  他还特意让曹佾把契书呈到赵祯那里,让赵祯过了目。

  赵祯也够意思,知道这么一换,唐大郎又亏了。于是,大笔一挥,把一成的‘一’下面又添了两道横....

  还批了一句话,“可占三”!

  三成!

  曹佾回来和唐奕一说,他再仔细这么一算,不但没赔,反而赚了....

  三成什么概念?

  曹家、潘家,再加上新进来的王家,都是五十万买一分股,也就是百分之一。

  唐奕的份子是他们的三十倍!

  .....

  出了上元节的第二天,贺岁辽使归国,周四海随行入辽。

  只不过,这在周掌柜认为是九死一生的一趟入辽,在后世,却被认为是大宋资本掠夺的第一步。周四海这个名字,也因此载入了史册。

  送走周四海没过三天,张全福也起程回邓州了,马大伟夫妇并没有随其回去。

  京中有回山改建,有华联仓储,张晋文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唐奕索性就让他们留在京里,帮着照应。毕竟邓州已经上了正轨,有张全福主持大局就没什么问题。而且,马老三也不用因为想孙子,而天天苦着一张脸了。

  送走张全福,唐奕便马不停蹄地直接进城,因为明天就是个大日子——春闱。

  今年是观澜书院的儒生第一次迎来大比,仔细一算才发现,虽然观澜开讲不足一年,但还真有几个颇具才华的儒生。去岁秋闱乡试,观澜共十九人应考,结果全部中第,冯京更是高中解元,给观澜书院赚了不少名声。

  唐奕没记错,这货可是今年的状元。

  然后还有陈-希亮、苏洵。陈-希亮这半年多在观澜,经过几位老师父取长补短的悉心教导,文章比之从前要沉稳老练了许多。而且,不擅长的诗赋部分也有所长进。

  至于苏洵...

  好吧.,苏老泉的人生彪悍到不需要科举来陪衬!

  再然后,还是有范纯仁和尹文若,还有跟着孙复来的一班儒生,虽然不知道他们能发挥如何,但水平还是有一点的,能不能考上,就看造化了。

  ....

  等唐奕到了范家在京里的宅子,天已经擦黑了。樊楼的伙计刚刚送了可口饭菜,十九个考生无一例外,吃完了晚饭,食还没消化,就被范仲淹赶回屋里睡觉去了。

  唐奕本来想找范纯仁聊两句,但见他也乖乖回房睡觉去了,不好打扰,也只得回房使劲睡觉。

  三更时分,范宅就开始热闹,考生都被叫起各自准备考具书箱。唐奕也爬起来,来到范纯仁屋里。

  “紧张不?”唐奕劈头就问。

  范老二难得没摆着一张臭脸,“说不紧张是假的。”

  “切!”唐奕撇着嘴,大喇喇地往墩凳上一歪,“有点出息行不?我看你考不上都难。”

  “为啥?”

  “为啥?”唐奕故意把表情做得很夸张。

  “你经义师成泰山先生、河南先生;诗赋得了柳七公真传;时文策论又是你老子和杜师父手把手交出来的,还有我这个小师父天天陪着你高谈阔论。可着大宋朝找找,就没有比你这配置更高的了吧!?”

  范老二一想,“也对,这要是考不上,可就丢大人了!”

  唐奕横了他一眼,“考不上可别说是我徒弟啊,丢不起那人!”

  “滚!”

  范纯仁也飚起了脏话。

  ....

  感谢“白痴李牧、命o运、河畔漫步、wistaria68、社会丿小说迷”的打赏!谢谢投月票、推荐的朋友,谢谢支持!(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