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7章 换相_调教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赈灾治河,让这次大灾的损失降到最低,不至于伤筋动骨。

  但是,这话不能赵祯来提啊!于是,陈执中好人做到底,临走之前,上了一本推举范仲淹为相。

  这下,朝臣们就更看不懂了,陈执中要干什么?这话他也敢提?

  他不但敢,而且还成了,政事堂的几位相公竟无一人反比!

  除了陈执中;宋庠上本附议;文彦博欢天喜地等着‘老师的老师’上位;庞籍本来就和范仲淹一伙儿的,当然乐见其成。

  吴育和宋庠是知交好友,向来跟着宋庠走;明镐现在一心想回家养老,根本不关心谁打座东府。就连言官之中一向反对范仲淹回朝的王拱辰也哑火了。

  大伙这才恍然大悟,不知不觉间,‘庆历党人’已经强悍如斯!

  再反观当年反对庆历新政的旧臣,朝中还有几人?

  夏竦老矣,章得象在家里等死,贾昌朝外放,陈执中、宋庠反,而吴育、王拱辰都成了哑巴!

  赵祯一看没人反对自然十分满意,其实大伙也都知道,这时候,也就范仲淹回朝,才能够力挽狂澜。

  于是,赵祯立刻下旨,明镐升昭文馆大学士,范仲淹出任同中书门下同章事,兼任枢密使。

  一看就明白,明镐身体不行了,出任内相就是个摆设,范希文现在独揽东西两府大权。

  真正的登峰造极!

  当范仲淹拿到宫中旨意的时候,呆愣了良久亦不能平静。

  同中书门下同章事兼任枢密使!!

  这个荣誉太大了,即使是范仲淹,此时也动心了。

  范仲淹名声虽大,但他为官三十载,却没做过首相,更没有过执宰东西两府的殊荣。

  五年前,他官拜参知政事,那是他人生的最高峰,想不到今日会有此殊荣!

  为臣者,何人不想登峰造极?强如范仲淹,亦不能免俗。

  但是

  沉吟许久,范仲淹还是忍住了那股再显身手的冲动,平心静气地坐下来,给赵祯写了一封长信

  范仲淹决绝复相,这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也只有赵祯看过范仲淹的长信之后,方才明白,这位一心为国的大贤之人的苦心。

  范仲淹考虑了很多

  第一,朝中现在除了‘治’,更需要‘稳’。这一点与赵祯不谋而合,这也是他为什么放走了陈执中,却留下宋庠的原因。而范仲淹此时复相,难免会有人恐慌,对治河平患十分不利;

  第二,文彦博的能力是有的,只要找个与之互补,又稳重之臣就行了;

  第三,范仲淹现在觉得,把好观澜书院这一关,比回朝做首相更重要。

  而且,范仲淹在信中也举荐了一个人

  富弼!

  富弼虽然也只有四十五岁,算是个‘小相公’。但与文彦博不同的是,富弼生性稳重,与文彦博正好互补。且为人中正平和,是真正的歉歉君子,正好适合维持朝中稳定

  赵祯看过信后,知道范希文不可能再回到朝堂之上了,心中惆怅之余,只得再下一旨,召富弼回京!

  近来的种种行事,已经把一众朝臣都搞迷糊了,没有一件事是看得懂的!

  范仲淹竟然拒绝复相

  而赵祯召回来的人,更是个只比文宽夫年长两岁的‘小青年’富彦国。

  靠!这是要闹哪样啊?

  东府首相、副相,一个四十有五,一个四十有三

  大宋哪出现过这么年青的领导班子?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