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4章 蹊跷_调教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更查不出来。”

  .....

  孙郎中现在七分郁闷,三分忐忑。

  昨天被唐大郎带到了回山,今天一早就把他关在范公房中,不让出门。在屋里憋了一个上午,脑袋里全是唐奕交待他的那两句话。

  “一会儿有人进来,让你诊脉就诊脉,别管那人是谁,不应问的,也一句别问。”

  孙郎中就纳闷了,这是哪个朝中大员患了隐疾?也不用这般神秘吧?

  呵呵,他哪知道,这位可比什么朝中大员尊贵得多,乃是当今官家。

  话说皇帝要看个病,还用这么偷偷摸摸的?

  用,因为事情不是疾患这么简单。

  如今大宋国泰民安,朝局稳定,边境之地与辽夏亦算和睦。自赵祯继位以来,算是少有的轻松年景,但是,赵祯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为什么?因为有一根刺扎在他心里怎么也拔不出来。

  没有子嗣!

  自庆历三年,雍王赵昕早夭之后,赵祯膝下再无男丁。

  准确的说,自庆历三年雍王、邓国公主、镇国公主接连夭折之后,整整五年,宫中妃嫔的肚子好像集体哑火了,不但没儿子,连闺女也没有了。

  起初,赵祯未觉有异,毕竟那几年西夏乱局加上庆历新政的烂帐,让他无心多想宫闱之事。

  但是,正月的一桩怪事却让赵祯不得不操心了。

  说是怪事,其实算是大事,宫中侍卫谋逆。

  此事极为蹊跷,那夜赵祯睡的颇晚,刚躺下准备与曹皇后做点夫妻之间爱做的事,就听见外面乱作一团,有李秉臣跑进来说有守宫侍卫谋乱,正杀向宫城。

  这可把赵祯吓了一跳,好端端的谁会谋反?而且还是在宫城之内,一个不好必成大祸。

  然而雷声大雨点小,等赵祯穿好衣服出去准备主持大局,却不想曹皇后先他一步,指挥若定,已经平息了。

  事后,御前都知王守忠查明来报,说意图谋逆的只是十来个守城兵丁,杀到内苑之内的不过三人,想放火都没放起来,已经全部被诛杀了。

  十几个守兵既无主使,又无计略,竟然胡乱冲宫,想要杀皇帝?

  赵祯就算脑袋进水了也知道这事儿没那么简单,而这次冲宫没冲进来,放火也没烧到内苑禁地,却把内侍省给烧了。

  赵祯一下子警觉起来,着令内侍总管李秉臣详报宫城损毁。

  等李秉臣统计完毕,赵祯一看,果然!

  十余侍卫谋乱,三个死在内苑,其余之人皆在内侍省内被诛杀。

  而内侍省烧毁的屋舍之中,尤以尚药局为重,几乎夷为平地。死的宫人、医官、侍女之中,也以尚药局的太医居多。

  而其中就有一个名叫董云华的太医,死于非命。

  看到这里,赵祯什么都明白了。

  这些侍卫目的根本不是他这个皇帝,是尚药局,而那个死了的太医才是关键。

  赵祯为何一见董云华之名就立刻明白了呢?

  皆因两日前,越祯的一道内旨。

  五年没孩子,放在寻常百姓家都是大事,何况把子嗣视为国本的大宋皇帝?

  所以,一过上元节,赵祯就令尚药局的太医为宫中所有妃嫔,外加自己做了个全身“体检”,看看是不是哪出了毛病。

  而主持这次体检的,正是这位董云华。

  此人是年前才招进宫来的,专攻妇科、胎孕之疾,是李秉臣特意从扬州招入京的一代名医。

  皇帝体检除了自身疾患,还有日常餐饮、用药、进补,所有入口、近身的东西都要排查一遍,极为繁琐。

  前一天,董云华才完成排查,准备连夜整理成册,上奏官家,可当天晚上就死于非命......

  你说,赵祯能不怀疑吗?

  ......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