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零年,有点甜_9_快穿之教你做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首字母+org点co)!

  领导们说了一箩筐的废话,总结下来就是“郁夏同学很好,这分数给本省长脸了,拿出去和其他省的比较都是高的”,又说她这个全满分的理科让首都那边许多高校招生办看了都眼红,如今国家大力发展第二产业,最缺的就是理工科人才,她天分实在好,太值得培养了。

  别说围在旁边听热闹的社员们,就连报社记者都挺意外:“还有这出?先前都没听您说起。”

  领导心想我不要脸面的?这种牛总归要到人多的地方来吹!

  大家伙儿都好奇,催说然后呢。

  “然后啊……京市医学院也不是吃素的,半年前那次冬季高考全国最优秀的人才基本都让清大京大招去了,好不容易有个这么拔尖的同学三个志愿全报了医科,第一志愿还就是他们学校,京医大招生办哪肯放人?他们效率从没这么高过,赶着发了录取通知。”

  省里的领导指了指郁夏手里那张薄薄的通知书,“就这个,是投递到我省的第一份录取通知书,别的都还在等消息。”

  社员们就爱听这些,平常总弯下干农活的背脊挺得笔直笔直,郁家二妹真是给全生产队长脸了。

  这年头,农村学生要谋出路不容易。就说高考,假如说同省份同录取线两个考生同分了,优先录取城里的。再说城里还有各种技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也就是后世所说的蓝领,这种学校因为录取分数很低,根本不招收农村学生,要报考就得是非农业户口……因为类似种种限制,农村孩子要走出去就一条路,参加高考,考过录取分数线,能过录取线哪怕上不去大学本科,总能上个大专之类,也比耗在乡下地里刨食来得强。

  “领导我就想问问,咱们夏夏去京市上学一年要花多少钱?学费多少?书本费多少?生活费要准备多少?”

  不用去看,这是郁妈问的,自家穷,她心里最记挂的就是开销。偏这事就连公社高中的老师也只知道个大概,太具体的说不清楚,只知道国家重视人才,你能考上就能让你读完四年,哪怕家里穷也有补助措施。

  不能怪人家,在公社上教书的想也知道不可能上过大学。头年冬季高考又太仓促,他们全公社一个大学本科都没录上,统共就走了两个大专两个中专。

  大专生的待遇和大学生能一样啊?

  郁妈这个问题特别现实,也是大家伙儿都关心的,领导听了不嫌烦,耐着性子给说明了一通——

  “咱们国家正面临人才断层,各行各业急需要人才,大学生显得尤为珍贵,不仅毕业以后包分配岗位,上学期间也有诸多照顾。首先呢,大学生是不用交学费的,也不交书本费,只需要准备生活开销。假如农村学子家庭贫困,就连日常生活都有困难,可以申请困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