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九章.手榴弹雨_抗战之老兵油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道那货郎是奸细,都明白鬼子的进攻迫在眉睫,背崴小队也全部进入了临战状态。

  第二天,小三别出心裁把两班人组织起来,搞了一次对抗演习。

  先是一班攻,二班守,然后换人。

  小三、班长、铁师傅、周班长、姜天宝、石牛下到山脚,准备通过盘山路进攻。

  铁师傅蹲在田坎下,机枪架着瞄上面山梁处的工事,小三和班长就轮流用蔡司8倍望远镜看山梁工事那里。

  铁师傅说:我试了下,这个位置架上机枪,还是能打到工事的。但是一旦转移到盘山路上,就不好找位置架机枪了,所以打起来,鬼子的机枪一定就在山脚掩护,等步兵占领工事后才会上去。

  周班长说:我看见上面蛮牛带二班的在工事里瞄准比划,半个身子都露出来,鬼子枪法这么准,恐怕打起来也占不了多少便宜。

  小三和班长也在思索,山比较陡,下面瞄上面不好瞄,但上面瞄下面也一样不好瞄,要想打到鬼子,身子非露出来这么多不可。

  小三他们就一路走回来,路上他听见姜天宝问铁师傅:上次在许家镇,我扔的*炸起来的动静那么大,为什么没有炸死多少人?

  铁师傅回答:因为伪军本来都躲在工事里不敢露头,你*一扔进去,他们就都趴下了,所以炸死的不多。

  姜天宝继续追问:为什么他们趴下就不怕*炸呢?

  铁师傅就回答不了啦,小三倒是看过金书记官给的教材,也听宣营长讲过原理,就接着说:炮弹和*在地上爆炸的时候,与地面有个很小的安全夹角,只要躲在这个夹角范围内,就不会被弹片杀伤。而趴下就容易躲进安全夹角范围。

  不过遇上是大炮弹,上身是不能紧贴着地面的,不然会被震伤甚至震死,要张大嘴巴,身子悬空用手肘和脚支撑身体。

  不管是遇上*还是炮弹,都要记着背对它们趴下。

  姜天宝没读过几天书,喃喃自语:夹角?夹角是什么?

  小三不回答他了,突然想起一事问他:蛮牛班长教你们扔*咋教的?

  姜天宝说:就那样扔呀,拧开盖子,把发火绳一拉,就扔出去呀。

  小三就与班长和周班长说:我们这里大多是巩式*,拉火后好几秒才炸,马上扔,不是被鬼子老兵捡起来扔回来就是趴下炸不到人,新兵还得重新教他们扔*。

  铁师傅说:咱们十一厂的巩造*还不如阎锡山太原兵工厂产的晋造*,晋造*里面填充的*叫“恺字*”,质量好威力大,扔出去没有不响的。

  这两种*都是拉火后5秒左右爆炸,从陡坡扔下去太近了,恐怕落地后还得三秒以上才炸,确实容易被扔回来或者踢开。

  上了山梁,小三吩咐把沙袋垒的工事再加一层沙袋,不过沙袋之间并不挨拢,而是每两个沙袋中间隔个缝隙,能放下枪就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