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好东西还得自己珍藏_重生迷醉香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该厂家以礼相待,毫无防备意识,有问必答,连蒸煮原材料的碱水浓度这样的细节也言无不尽,临别时还赠送了一些制作原料.

  结果,日本人考察回去后仅用100天时间,就制造出了替代手工锤草机器,并多快好省地自行生产龙须草席.

  停止从我国进口自不待言,还在国际市场上与我竞争,使得我国龙须草席的出口额逐年下降.

  再之后,渐渐的龙须草席的国际市场被日本独家垄断,而我国生产龙须草席厂家除仅剩几家满足国内需求外,几近“全军覆没”.

  悲哉世也!

  关键这种的事情还不是少数.

  “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友善待客尤其是外宾,这是咱中国人的传统.

  但是,“有问必答”“言无不尽”,毫无防范意识,保密意识,不免乐的太过分了.

  殊不知,有人就是在你的“有问必答”“言无不尽”之中获取了甚多的经济、科技情报,以致他志得意满.

  乔峰就觉得既然您等这么大方,那干脆我也拍个纪录片,您等也再大方一把,把其他没展现的好东西也都给咱展现一下.

  我呢,好歹还能帮你们保密一下,具体的配料,制作流程剪掉不播.

  万一很久以后失传了,咱还能有个备份.

  另外乔峰也觉得这时候拍一个这样的美食纪录片,才能展现出国人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真正的味蕾风暴.

  因为许多的菜,在未来恐怕都不存在或者说再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的原汁原味了.

  从西湖里捞出鱼来直接趁着新鲜烹饪的西湖醋鱼,水缸一样大的锅巴,小一米的鮰鱼,大青.

  以及镜头宛如没事人一样,扫过的整整一匾刀鱼.放三十年后,别说一匾刀鱼,就是一条也难求.

  在很多人眼里,江南菜都是小气的,一小碟一小碟的,一筷子就能夹完.

  然而,日本人镜头里的江南,特!别!豪!气!

  这些水产还只是在后世特别少见,可像仿膳饭庄红烧熊掌那道菜,放在后世是真见不到,起码在镜头里你见不到.

  那真就是一个货真价实带毛的熊掌,给你在镜头下烫毛扒皮,蒸煮,料理给你看.

  放在二三十年后你敢相信?

  不被逮起来还见鬼了.

  在广州篇那一集里,跟着走进菜市场里,让现代人眼珠子都会吓出来,作为食材出售的有猫头鹰、猴子、鹰、田鸡,娃娃鱼……甚至还有猫,进了菜市场就跟进了动物园一般。

  这时候的人们对这些是习以为常的,因为许多动物还未被立法保护,放到二三十年后,售卖的小贩分分钟是要被拉去关大牢的.

  这些是食材是野味,需要保护的.

  还有像颐和园听鹂馆饭庄的“活吃昆明湖鱼“,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鲤鱼,经过刮鳞,开肚,洗净,改刀,油炸,浇汁等十多道工序,端上桌后两腮仍不停张合,等吃完剩下鱼骨架,依然可以看到鱼嘴在微动.

  甚至还有精确的数字,烹制过程越四分钟,当鱼端上餐桌,鲤鱼的嘴巴能张合81下.

  小吃“奶油百篇糕”,是将蒸好的蛋糕切成小块,混入椰蓉、榄仁为馅,裹上面皮,包一层馅,反复之后,再撒上咸蛋黄和鸡蛋松,再蒸制而成的糕中糕。

  然后二三十年后,不管是因为食材还是制作手段过于残忍或者过于繁复,这些曾经的美味珍馐都成了传说.

  乔峰真觉得自己既然有能力就有必要担起一个传承的责任来.

  哪怕不为未来依然还能吃到这些美食.

  起码.在未来能让后代们知道他们的父祖辈们所处的年代里,并不是所有人都只能吃糠咽菜,饮食乏味的.

  论起美食,咱泱泱中华就没带输的,什么时候,什么食材都能给做出花儿来.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