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60.恐慌_最终诊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写文章外,傅传刚教授还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每次演讲,他都会讲新的题目。“因为讲新题目,你就要去做准备,要看很多书思考很多问题,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专业点慢慢都有了积累和提升。”

  除了外出学术交流,傅传刚教授也要求科室内部经常举办小型学术研讨会,每年他还举办国际会议,邀请国内外顶级专家前来参会交流。在长海医院时,学术会议的名字叫“长海肛肠外科周”,来到东方医院后,他把会议名字改成了“陆家嘴国际肛肠外科周”。

  傅传刚教授发起主办的会议,他要求科里医生都要上台去做报告。“演讲的主角是我们,包括医院里的其它相关科室的医生。我们办会的目的是彰显促进我们自身的学术活动,促进我们品牌的建设,也通过这种国际型会议,了解吸收国际上最前沿的技术和经验。”

  在这种科室建设模式和理念的指引下,在长海医院,傅传刚用了13年时间,将长海医院的肛肠外科打造为上海第一。来到东方医院后,他只用了5年,就将东方医院的胃肠肛肠外科从创科,现在已经跻身为国内肛肠外科的第一梯队。

  在选择专业方向时,虽然有血管外科、整形科、肝胆胰等多个专业方向可选,但傅传刚却选择了一个即使在今天也算不上强势的科室——肛肠外科。

  对于这个选择,傅传刚教授的解释是,“我希望做一个能够真正解决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生。痔疮、肛裂肛瘘、便秘、结直肠癌等肛肠科疾病,患者很多,但国内医疗水平不高,我希望通过努力,把结直肠和肛门部疾病合在一起,改变这一现状。”

  对于自己从一个肛肠外科医生,到成为外科领域世界知名专家,并当选美国外科学院荣誉院士,傅传刚教授总结为四个字:厚积薄发。

  1984年从第二军医大学毕业,一直到1997年,这13年中傅传刚教授一直在学习。1987年到1992年,这段期间他读完了研究生,还先后两次赴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学习英语。1994年,他又参加全国出国人员考试,考了全校第一,拿到了医学奖学金,去沈阳长春学习了9个月的日文。这些都为他日后出国进修打下了基础。

  1995年,傅传刚到丹麦工作了半年后,又到日本东京大学工作了两年。“到了日本,我就想我一定要选日本肛肠外科最好的专家,武藤澈一郎教授当时是日本外科学会的会长,国际上都很有影响力,所以我选择跟他学习。”

  武藤澈一郎教授是亚洲第一位获得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荣誉委员”称号的外科专家,2014年,傅传刚教授也获得了该荣誉称号,是第三位获此荣誉的亚洲外科专家。

  这段时期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