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6.转折_最终诊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苯酸

  应用:1、纤溶亢进引起的出血;2、链激酶、尿激酶、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过量所致出血。

  药理:同氨甲环酸,止血作用较氨基乙酸强4-5倍。

  用法:po:一次250mg-500mg,一日3次;

  ivgtt:一次100mg-300mg,一日不超过600mg。

  氨基乙酸

  应用:1、同氨甲苯酸;2、肝硬化出血、肺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咯血、ITP、白血病等出血;3、DIC晚期出现继发性纤溶亢进。

  药理:抑制纤维蛋白溶酶原的激活因子,使纤维蛋白溶酶原不能激活为纤维蛋白溶酶,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

  用法:4-6g,ivgtt,15-30min滴完;每小时1g维持,一日不超过20g,可连用3-4日。

  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

  应用:预防和治疗各种原因出血。

  药理: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促进血小板释放活性物质,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作用。

  用法:ivgtt,600mg-1200mg。

  抑肽酶

  应用:防治各种纤维蛋白过度溶解引起的出血和各型胰腺炎。

  药理:广谱蛋白酶抑制剂,能抑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纤溶酶及纤溶酶原激活因子。

  用法:2万U/kg/d,分2次溶于GS中ivgtt。

  三、凝血酶

  凝血酶

  应用:1、小血管或毛细血管渗血的局部止血;2、外伤出血;3、口服给药用于上消化道出血。

  药理:凝血机制中的关键酶,直接作用于血液凝固过程中最后一步,促使血浆中的可溶性凝血因子I转变成不溶的纤维蛋白。

  用法:消化道止血:用温开水溶解成10U-100U/ml溶液口服。

  凝血酶原复合物

  应用:1、凝血因子缺乏导致的出血,如乙型血友病、严重肝病、DIC;2、逆转抗凝剂诱导的出血;3、已产生凝血因子VIII抑制性抗体的甲型血友病;4、继发性维生素K缺乏的新生儿、口服光谱抗生素者,在严重出血或术前准备中给药;5、敌鼠钠盐中毒。

  药理:含凝血因子II、VII、IX、X及少量血浆蛋白;IX参与内源性凝血系统;VII参与外源性凝血过程。

  用法:ivgtt,1U=1ml新鲜血浆。

  蛇毒血凝酶

  应用:需减少流血或止血的各种医疗情况。

  药理:类凝血酶样作用,促进血管破裂部位的血小板聚集,释放一系列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因子3,使凝血因子降解生产纤维蛋白I单体,交联聚合成难溶性纤维蛋白,促使出血部位的血栓形成和止血。

  用法:1-2KU,po、imoriv。

  四、促进凝血因子活化药

  维生素K1

  应用:1、VitK1缺乏症、低凝血因子II血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