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2.实锤_最终诊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差1000,在码了【叉腰.jpg】)

  (如果有字数不够,叠章,多次重复的章节,请删书重新加载)

  在祁镜获得加州那次产科会议的名单后,仅仅过了一个小时,国内就接受了他的意见,对从米国来的飞机进行严格管控。最主要的就是西海岸的加州,和东海岸的北卡、弗吉尼亚、华盛顿特区和马里兰。

  如果时间放在六七年前,国内肯定不会有那么大反应。

  在经历过sars的阵痛后,我们对呼吸道传染病的容忍度非常低,流感基本是卡着红线在传播。当然,流感的高变异率也是它容易和人类共存的一个重要因素。

  03年后,国内在公共卫生方面确实做出了相当大的改变。

  尤其在一众西方国家指着鼻子说国内对待传染病不够透明的情况下,我们确实对上报传染病的机制和统计能力做了一定的升级。虽然机制本身还不够完善,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至少做到了实事求是。

  剩下的事情就得交给各大专家做认定了。

  对于已经有记录的传染病,诊治起来都不算难,尤其是上了传染病名单的,基本见一个掐死一个。许多以前的老病都在这样高强度的防治压力下,一步步没了生存空间。

  长江后浪推前浪,现在公共卫生难就难在了那些莫名其妙冒出来的新微生物。

  尤其是那些藏在细胞里的病毒,想要第一时间识别它们并不容易。等到了藏不住的时候,身体其实已经感染很长一段时间了。治疗方面,抗病毒药见效慢,效果差,往往最后还是靠身体的免疫力来扛过感染期。(1)

  对于突如其来的病毒感染,它们的能力、习性、传播媒介、致病机制全是空白,想要拿到资料和正确的应对办法,就需要时间去磨。而在这段时间里,最初犯病的那些人就只能用支持治疗,走一步看一步了。

  在五年多前的sars上确实如此,但在这次H1N1上,国内受到的挑战却要比sars小得多。

  不仅是因为H1N1的侵害性低了一个档次,还有提前得知了米国yi情扩散的消息,以及对H1N1近乎完备的临床信息。虽然祁镜没法给出具体的数值和数据,但一些程度上的描述就已经让黄兴桦非常在意了。

  而在一旁的黄建石更是感慨:要是每次遇到公共卫生问题都能这么轻松解决,那得多好啊。

  “飞机到了,暂时应该只有两人有体温,现场有胡东升,你们放心吧。”祁镜刚接到丹阳的消息,接着说道,“这么传话太麻烦了,我把你们办公室和手机号码都给了胡东升,到时候让他直接和你们联系吧。”

  “你这些和病毒相关的消息是从哪儿来的?”

  “米国CDC啊。”祁镜一早就想好了甩锅对象。

  “我又不是没出过国,也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