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9.秘密_最终诊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5,56都改完了,57,5等明天解禁】

  【5月真是恐怖】

  据中国农工民主党沈阳市委员会消息,中国著名眼科学专家、医学教育家夏德昭同志,于202年5月20日6时2分在沈阳仙逝,享年04岁。

  夏德昭在角膜移植、视神经疾病等方面颇具建树,是我国角膜移植技术的创立者。他曾开创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是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常委、《中国实用眼科杂志》主编,历任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常委、辽宁省政协常委。

  建国初期创立中国角膜移植术

  去世前,夏德昭从医从教已近0年。公开资料显示,他94年毕业于原满洲医科大学专门部并留校,开始行医执教生涯,945年获得博士学位,949年前主要从事于沙眼和角膜疾病的防治研究。

  据夏德昭回忆,建国初期,角膜移植技术只有苏联取得成功,其他国家正在初试或没有开展。面对大量角膜外伤患者,夏德昭创新钻研,根据患者病情,开展了部分角膜移植、板层移植、次全移植、次全移植上的部分移植、结膜连板层角膜移植等多种项目。

  短短几年间,由夏德昭领衔的有关角膜移植有十几篇论文发表,大部分刊登在《中华眼科杂志》上,形成了较大影响。959年建国十周年大庆,受《中华眼科杂志》委托,夏德昭发表了“十年来我国角膜移植成就”的总结性论文。

  那时,夏德昭所在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组建了拥有上百张病床的眼科,在手术治疗数量、移植种类、治疗效果等方面均取得显著发展。50年代末,他受命于卫生部,举办了“角膜移植学习班”,广收国内各医院的眼科医生,从而扩大角膜移植的地区范围,推广了角膜移植的治疗技术,使更多眼病患者受益终身。

  夏德昭在50年代后期就开始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角膜、葡萄膜、视网膜及视神经疾病。0年代后,他在视神经萎缩治疗研究方面取得开拓性的卓越成果,使视神经疾病治疗有效率大大提高,不再被认为是一种“不治之症”;在国际上率先提出“视神经疾病的偏心固视”现象,创造性地提出“视力性质分析”的临床眼科新理论,完善了传统的中心视力概念。

  93年,夏德昭和几位眼科老前辈一同出资创办了《实用眼科杂志》,该杂志于995年被原卫生部批准更名为《中国实用眼科杂志》。去世前,夏德昭仍担任该杂志名誉主编。

  战争时期出生,身陷囹圄仍行医

  夏德昭9年月5日出生在辽宁省昌图县夏家村。从民国时期开始,他陆续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他是我国眼科学的奠基者,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