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7.周五黄昏_最终诊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点到家,哄女儿睡觉,更晚了,下面都是凑字数的。待会儿给11点到家的老婆烧点东西吃,完了改文,大家明天看吧)

  祁镜对病人家属选择如何治疗孩子的胆道闭锁没兴趣,诊断明确,连分型都确定了,治疗路径定死,没什么好多讨论的。

  之前他也只是遵从自己获得的知识,对这位外科医生提出合理的疑问罢了。让一个从没做过腹腔镜的手术团队直接上手,实在强人所难了。最后如何选择,那也是家属的事儿,他不会多浪费口水。

  不过如果是聊会厌炎,他还是很有兴趣的。

  当然在聊之前,有件事儿祁镜想先明确一下:“你认识我?”

  罗怡楠之前没觉得有什么,两人毕竟已经一年多没见面,上次见的时候还是在飞机上,人多地儿少,前后交流不超过10句话,相处时间也就半个小时而已。

  她记起这个名字完全是因为这张笑脸。

  当初,这家伙就是面带着同一款微笑诊断的BICE(婴幼儿轻度腹泻伴良性惊厥)。看上去云淡风轻,但对她这位儿科医生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这就和一个常年全年级第一的优等生,在学校受足了吹捧,被推荐去了全国比赛。原本她自信心爆棚,觉得冲过预赛在淘汰赛里拿个名次没什么大问题。但这时却忽然天降了一位连续几年蝉联的第一名,捏她就和捏死个蚂蚁一样,几乎等同于降维打击。

  虽说当时情况没她想的那么夸张,祁镜对儿科的了解也几乎是点状分布,不够系统。但他的诊断思路非常清晰,临场表现出的压制力却是实实在在的,也在罗怡楠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种印象在之后小半年里一直都是困扰她的梦魇,就算一门心思熬夜看书和连续高强度工作都没法彻底摆脱。一直到最近升任了主治,接过了重监室的大旗,她这才捡回了些自信。

  灰溜溜地从全国大赛逃回来,不停地质疑自己的能力,不停反思。结果等上一次全年级大考,一发成绩单,忽然发现其实自己还是蛮强的。

  可在见到祁镜后,被藏在脑海深处的那种感觉又回来了。

  罗怡楠长吐一口浊气,苦笑了两声说道:“去年一起去西雅图的飞机上,那例BICE,想起来了么?”

  “哦哦,BICE......”

  祁镜擅长记病,不擅长记人,往往需要靠一些疾病来联想起相关的人名来。

  BICE本来临床病例和论文报道就少,一听缩写就让他马上想起了那个叫浩浩的孩子和那对年轻夫妻。当然还有纪清那本历经坎坷的执业证书,差一点就成了向家属科普惊厥处理的牺牲品。

  至于面前这位,emmmm......

  他回看了罗怡楠两眼,就是个平时常见的普通女医生形象,唯一留下点印象的就是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